】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鏡頭:高雄客家文物館 有土樓餐廳
http://www.CRNTT.com   2024-06-06 00:26:36


客家文物館位於高雄市三民區二號公園內,為紅瓦琉璃、三合院式建築。(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6月6日電(記者 蔣繼平)位於高雄市三民區二號公園內的“客家文物館”,面積廣達800坪,是全台最大的客家博物館,其設計參考大陸的客家建築,為紅瓦琉璃、三合院式建築,旁邊緊鄰的“圓樓餐廳”,外觀則像“圓形土樓”,來自福建省知名的巨型圍繞式建築。館內展示重點以客家文物為主,並不定期舉辦客家文化活動,以研究客家傳統風俗。

  走進高雄市客家文物館庭院,景觀採取雕刻藝術的呈現,如青斗石勤讀童像、水牛、巨書、耕牛圖等象徵客家勤儉致學的精神。進入館內的文物主題館,則有客籍移民墾拓發展歷程、展示重要生產工具、民俗工藝,並提供各種解說、影片、實物、模型等供欣賞。以及介紹客家特有節慶,如:祈福、還福、字紙祭、攻炮城、拜新丁、天穿日、義民節、收冬戲以及高雄獨有的黃蝶祭等,值得走一趟。

  旁邊緊鄰的“圓樓餐廳”,外觀以客家最著名建築“土樓”來設計,圓形土樓可抵禦外敵,這種集居住、防禦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建築,因為獨特造型而聞名。另外一棟“演藝廳”以特殊的葉片為屋頂造型,靈感來自美濃菸葉,內部空間設置360個座次,提供客家藝文團體展演平台。

  高雄市政府於1995年籌建客家文物館,1998年11月22日落成啟用。館內展示文物由高雄褒忠義民廟管理委員會專款購贈。除了開放觀光,更要推廣、保存及展示客家文化,提供鄉土、文史教材,舉辦教學推廣活動以及客家母語、歌謠等師資培訓。高雄市客家文物館將二號公園營造成客家文化園區,長遠目標則是要聯結一號公園至高雄市美術館等鄰近設施,成為文化觀光廊道。

  台灣客家人大都來自於大陸廣東東部,其中根據地區和客家話腔調分為: 四縣客,海陸客、大埔客、詔安客、饒平客。台灣客家人最常使用四縣腔客家語,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桃園、苗栗以及南部的美濃與屏東的八個鄉鎮。台灣目前客家人口數約有466.9萬人,佔全台總人口數的19.8%,其中高雄市客家人口數有40.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數的14.7%。高雄市客家人的分部主要集中於鳳山、三民、美濃等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