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共機大規模繞台 葉雲虎:更像模擬一場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21-10-10 00:18:57


 
  葉雲虎表示,假如中共飛機一直保持在西南角如此規模的飛行模式,此時隨著情勢升溫,兩岸關係緊繃,即便最緩和的時候都會有誤解或擦槍走火,更何況是這樣子在飛。因為永遠沒有辦法知道對方目的為何,為避免導致情勢往上升,台“國防部”說不要做第一擊,這個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因為後面處理會更加複雜。

  葉雲虎舉例,即便是分別與美國有軍事同盟的日本和韓國,2018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所屬的P-1海上巡邏機,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內,發現韓國的海軍驅逐艦,韓國海軍突然打開火控雷達並照射,使日本軍機警報器大響,之後日本也對韓國提出強烈抗議並要求說明。何以此等事件日方如此重視?就實際防空飛彈的使用程序而言,此乃是發射飛彈的必要前行為,倘若這是日方的人員誤判,進而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是有可能導致軍事衝突。

  葉雲虎表示,避免先發第一擊的政策,事實上是考慮到整體的國際情勢,以及一旦第一擊後雙方衝突上升後的態勢,非雙邊在當下所可以進一步控制,從而有可能引發全面性的武裝衝突,所不得不為。一旦這樣的武裝衝突,涉及到國際的多邊情勢,則更加複雜。“ADIZ”本來是讓台灣有時間為“國防”對應處置,倘若共機如切香腸,越切越近,台灣所面對的壓力就會越大,所能選擇的對應方式,隨之而更少。屆時,如何兼顧前述考量與“國防安全”,雖然相信軍方一定會有更細節的操作,但這同時也代表擦槍走火機率,會因此而逐漸上升。

  葉雲虎表示,此次共機大規模“侵入”台灣“ADIZ”的目的,到底是否是針對在菲律賓海域的大規模演習的美國及其他參與國,其實並不重要。無論如何,台灣受到影響是事實,這意味者中共在作此項決策時,台灣已經在其算計之列。眼下重要的是,台灣應思考未來應如何對類似此次共機大規模“入侵”“ADIZ”的事件?尤其是面對軍事力量越來越失衡的事實與趨勢。相較於中國14多億的人口,台灣人口數就是2350萬人,就算全民皆兵最後還是有其極限,也很難再進一步擴大空軍軍機數量至與中國的同樣規模。除了發展遠程空對空、地對空飛彈導彈等不對稱作戰模式外,就飛機對峙事件而言,或許無人攻擊機與戰機的混合編隊也是台灣可以思考的方向。

  葉雲虎表示,美國發展第六代戰機的構想中,已將與無人攻擊機做串聯,把空軍載人戰機加上無人機的方法,其模式就是不對稱加傳統,這將會是未來趨勢。面對中國的空軍現代化與遠程化,縱然必須有美國或盟邦的協助,方能有辦法取得突破與能量的進一步補充,台灣自己本身也必須展現這樣的決心,從而美國一直要台灣致力於戰力養成,未來5到10年台灣“國防”能否有具體的成果與作為,將是成為台灣能否守住空優的關鍵時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