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張雅屏:陳以信送花遭轟 劍指馬英九
http://www.CRNTT.com   2021-03-10 00:06:10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3月10日電(記者 高易伸)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陳以信日前在“立法院”質詢時送花給“行政院長”蘇貞昌引發政治風暴。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9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認為,陳以信初衷是良善的,但行動上或欠思慮,但背後或許有人在帶風向修理陳,或劍指馬英九。

  張雅屏說,曾任府發言人的陳以信是馬英九唯一在“立院”的子弟兵,有人不希望江啟臣跟馬英九走太近,或讓“馬借將啟臣還魂”。他認為,陳以信被抨擊是表象,劍指馬英九才是真相。

  張雅屏,1972年生,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現為高雄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屏東縣黨部主委,2016年獲時任黨主席洪秀柱拔擢出任黨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

  陳以信上周在“立院”質詢時,當場送花給“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並肯定二人防疫表現,意外引發藍營基層不滿,釀成風暴。陳後來兩度道歉,並自請處份,同時丟了“立院國防外交召委”一職,黨考紀會做出不懲處處分。

  對此,張雅屏認為,過去中國國民黨的支持者大多偏向溫和中道,在沒有特殊事件刺激下,其實不會產生太多對立的激化。但民進黨執政以來,台灣社會越趨向兩極化對立,這已不是“陳以信送花”單一事件所造成的,而是民進黨過去的操作,讓原本溫善中道的社會泛藍組成產生如此大的反彈,因此這背後就存在、也容易出現一些政治操作。

  張雅屏說,大家可以理解政黨之內有不同的理念或路線價值的組成。馬英九過去8年執政,有很多深藍認為馬做得不夠或不好,甚至有深藍成員認為馬就是讓國民黨無法翻身的理由。馬英九卸任以來,除了被民進黨追殺之外,包括黨內對馬的不諒解,都成為深藍無力感的發洩管道。當馬英九被發洩的特性存在時,這些跟馬走得很近的政治人物,譬如陳以信,就很容易被黨員連結,批陳的送花行為就是個“小馬英九”等。

  張雅屏觀察,國民黨黨員情緒的存在,其實在世界各政黨中也看得到,但真正根源的對立,還是源自於民進黨過去對藍營的操作及打壓,讓泛藍支持群眾產生出強烈的對立,當泛藍支持者對當前執政有所不滿卻又充斥無力感時,往往發洩的第一管道就是“自己人”。

  張雅屏說,陳以信這初衷或許是善良的,但行動上有斟酌的空間。但如果因陳送花就要辭“立委”、召委或黨紀處份,這樣也不符比例原則。

  張雅屏表示,今年農曆過年期間,江啟臣跟馬英九有很多互動,也被媒體報道做文章,好像有一種江挺馬或馬青睞江的味道。但不管如何,任何政治系統或人物之間的互動難免會有這種標籤;但反過來說,是不是背後也有一股力量不希望馬去影響江,或不希望江讓馬有再起機會?

  張雅屏觀察,最近這一波對陳以信的抨擊幾乎都來自深藍,從任何角度上看,政治一定要在人性的基礎上運作,當政治不顧及人性時,那已經是“為惡”了。

  張雅屏回憶,20多年前馬英九第一次參選台北市長時,有媒體爆料陳水扁到澳門買春。為此陳水扁上節目還表示和自己半身癱瘓的妻子還有行周公之禮,藉此證明無買春需要。當時這段畫面被馬英九看到,馬當時難過地說“選舉有需要這樣嗎?”。當下,大家都認為這很殘忍,但仍必須認清這是“戰時”,因此私下感嘆即可,但馬英九讓大家看見人性的一面。

  張雅屏認為,陳以信以在野黨“立委”身份向代表行政系統的首長獻花,表示對防疫基層人員敬意。造成非議的是“時機問題”。馬英九當年的感嘆,是選舉期間,是在私下表示;陳以信委員當下的獻花,非在選戰期間,是在“立院”質詢。他認為,政治是拿捏時機的藝術,但過程不該泯滅人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