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嚴安林(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海涵)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嚴安林日前在“台海新觀察”第九次會議上表示,賴清德上台與民進黨開啟第三個四年執政期,加上俄烏衝突久拖不決的外溢影響與美國總統大選過程與結果等影響,都使台海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兩岸新變局的出現,需要對台政策與工作“識變”、“應變”甚至“謀變”與“謀局”,不斷推進兩岸關係向著有利於國家統一的方向發展。
嚴安林分析了制約與影響兩岸關係三大因素的新變化。第一,大陸綜合實力不斷壯大新變化。中國政府堅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政策的不斷優化,是台海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
第二,賴清德當局“台獨”政策較蔡英文有過之而無不及新變化。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一直是兩岸關係破壞性、消極性與不穩定力量,賴清德當局並不急於改善於推進兩岸關係,這從賴清德“520”演說的“直球對決”與上台後採取的“鬥爭思維”看,短期內、至少今年11月5日美國總統投票前,兩岸關係是沒有辦法樂觀、甚至是相當悲觀的。
第三,美國總統大選過程外溢影響巨大新變化。國際因素、特別是美國台海政策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值得注意,不僅是拜登或特朗普的台海政策論述與主張,對兩岸關係產生直接影響,而且美國國會和行政部門政策,在在都可能衝擊兩岸關係。拜登政府固然有穩定兩岸關係、
不希望因為台灣問題而讓中美發生嚴重衝突的需要,但不等於中美穩定就必然是有利於拜登選情,對華示強是美國社會的“政治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