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 海涵)第十二屆世界和平論壇7月6日下午舉行小組討論,中、美、印、澳四國學者在會上圍繞“維護亞太持久和平”分享觀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Thomas J.Christensen表示,全球化帶來地區經濟一體化,這是東亞獲得和平的主要因素。過去,較高的經濟依存度讓幾億人擺脫了貧困,並使東亞保持穩定。中國在2001年入世對於中國、對別的國家都是有利的,“我至今仍然持這樣的觀點,將來也會持續捍衛這樣的觀點。”但是現在,美國主要兩黨的一些成員反對促進全球化發展的多邊貿易協定,還有些人呼籲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鈎。其實美國一些主要官員是不同意這種脫鈎的,但是他們在國內面臨一些壓力,於是提出了“小院高墻”的論調,稱是“去風險化”而非“脫鈎”。“這種論調在美國國內得到支持,短期內不會改變。我擔心的是‘小院高墻’的‘高墻’會不斷增高,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安全方面的影響。”這樣的做法不利於東亞安全局勢,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有利於防止衝突。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表示,對於維護亞太持久和平這個話題,如何管理與美國的關係非常的重要。美國在東亞的盟國,特別是日韓已經大大加強了自己與美國的關係,同時也與中國產生了不少摩擦,這就大大減少了中、日、韓在東亞建立更緊密關係的前景。在此情況下,東南亞國家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東盟國家希望在美中之間尋得一種平衡,但又不希望在中美競爭中選邊站隊,東盟國家一直強調大國要尊重東盟的中心作用以及東盟內部團結。於中國而言,在競合中管理中美關係同時推進東亞地區整體合作是一個新型挑戰。中美可以共同推行一個包括東盟在內的三方機制,支持東盟的主導地位,這可以注入一個新的活力,不僅能夠促進東亞地區的發展,也能夠促進本地區更具包容性的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