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彤為《台海情緣》作序:故事、歷史、情懷
http://www.CRNTT.com   2024-06-14 01:00:06


 

  1949年的10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毛澤東在天安門宣布新中國成立,中國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博東兄一家卻在這歷史的節點上處在不同的位置:父親由於中共台灣地下黨被國民黨調查局破獲而倉皇出逃香港,並在港繼續從事對台地下工作;母親帶著兩個年幼的弟弟並懷著最小的弟弟,孤兒寡母在台灣驚恐的度日如年;叔叔徐畝元作為中央軍委作戰部的參謀,親歷了中央軍委統帥部運籌帷幄解放全中國,爾後又跟隨彭老總赴朝作戰;而作者本人則在廣東蕉嶺農村老家與祖母相依為命,度過自己懵懂的童年。

  也就是從此刻起,一個家庭的悲劇拉開了序幕,一家分成四地,開啟了相互思念相互牽掛的模式。這當中最艱難的是博東兄的母親:一個外鄉的弱女子獨自拉扯著三個幼小的孩子,在陌生的他鄉擔驚受怕,終日以淚洗面,一天一天在苦思中煎熬,不知何時才是盡頭。據我所知,博東兄在寫本書時,是飽含著感情流著淚水寫的。當他寫到父輩們為國家民族而奮鬥犧牲,寫到父母為祖國統一而分隔兩岸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那些家國情懷就很自然地流淌在字裡行間。

  博東兄寫父親由於台灣地下黨被國民黨特務破獲而驚險出逃時寫道:父親冒名頂替乘坐飛機虎口脫險,但讓他們感到無比痛心的是:有多少昔日戰友已經血灑刑場,倒在敵人的屠刀之下;又有多少戰友已身陷囹圉,慘遭摧殘迫害;還有多少好戰友此時正在四處躲藏,過著野人般的悲慘生活!而千千萬萬個骨肉同胞,包括自己和妻兒老小,都將分隔兩岸,不知何時才能得以團聚?

  在這本家史中,我仿佛看到有一根看不見的紅線,一端系著博東兄的筆尖,另一端連著當年博東父親在中共台灣地下黨的生死暗戰,連接著風華正茂的博東父母在抗日烽火中匆匆行走在羅浮山上。我和博東兄相識相知數十年,一直感受到他對台灣同胞愛得特別深,對“台獨”分裂勢力格外恨,對祖國統一大業充滿了信心。看到博東兄的家史後,我忽然明白了,是家庭基因和家族傳承,讓他投入到台灣問題的研究和祖國統一大業之中來,這本是一脈相承。看了這部家史,我也終於理解了,為什麼在中國大陸的這片土壤上會生長出一個台灣問題研究領域的“學霸”徐博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