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嚴安林:穩中有進將是疫後兩岸關係基本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3-04-06 00:38:23


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台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嚴安林(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十堰4月6日電(記者 海涵)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台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嚴安林日前在“台海新觀察”第七次會議上表示,進入2023年後的台海兩岸關係形勢,應該說是“危機重重”,但也要看到是“危中有機”。如何化解危機,管控風險,穩定台海局勢,同時把握機遇,推進兩岸關係,是2023年對台工作主要任務。美國等國際反華勢力將繼續勾聯民進黨當局不斷激化台海局勢、謀求選舉利益的戰略風險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有所上升,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穩定台海局勢的意志、能力與決心也在不斷增強。“穩中有進”將是後疫情時期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特徵。

  嚴安林表示,兩岸關係形勢的確是“危機重重”,主要表現在:其一,外部因素已經成為台海和平穩定的主要威脅。主要是拜登政府持續對華遏制、打壓政策和不斷地打“台灣牌”。其二,蔡英文當局不會放棄“倚美抗陸”政治路線。其三,美台勾聯與“台獨”活動國際化的風險依然不小。

  嚴安林也指出,2023年兩岸關係形勢是“危中有機”。一是,2023年中美關係中存在短暫的“小陽春”。積極性因素有:拜登政府主流並不希望中美發生戰爭或捲入台海軍事衝突。一是拜登政府在對華遏制與打壓戰略中,雖然加大了對台灣這枚棋子的利用,但美國在台海的核心利益依然是不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且拜登政府今年仍受歐洲戰場牽制,無法將軍事和外交資源完全集中到“印太地區”,其主觀上並不願意在台海“生事”。二是拜登的“三不”表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由“四不一無意”到“五不四無意”,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的“新三不”(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尋求利用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對“台獨”有一定的遏製作用。2023年上半年布林肯訪問中國;2023年11月習近平美國之行。三是拜登個人對中國比較瞭解。拜登之後美國總統是否有比拜登對中國更瞭解?會更好?概率很低。拜登在台上,也許還是我們做美國工作的機會。

  二是,“九合一”後台灣各政治力量的盤整與重組,兩岸政策有所調整,總體上對兩岸關係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一是台灣政局演變在向有利於兩岸關係的方向發展。二是蔡英文當局干擾兩岸交流的政策或有所收斂,做策略性調整。三是國民黨兩岸政策將由消極應對轉向積極運用與推動,追求兩岸和平成為國民黨兩岸政策主軸,對民進黨當局“抗中”政策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

  三是,進入“後疫情時期”重啟兩岸交流是勢在必行。中共20大後台海兩岸關係主要受到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美國拜登政府台海政策及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的影響所致。總體看,未來幾年兩岸關係雖處於“兵凶戰危”的境地,甚至可能在目前的僵持與緊張局面下,再度發生某種程度的危機,但應不至於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兩岸政治關係難以好轉,但兩岸經濟、文化與社會交流交往,應在疫情得到較好管控後,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兩岸關係在較低層次運行。

  嚴安林認為,我們需要要有危機意識,也要有機遇意識。首先,要堅定不移推進國家統一的體系建設與能力建設。加強推進國家統一的頂層戰略設計;抓住機遇,推進兩岸交流。“後疫情時期”多做請進來、走出去的交流,在國際面向方面,多做走出去的交流;在兩岸層面方面,重點是在請進來。以交流促穩定,以穩定求發展。堅持不懈地大力宣導《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通過相關大事紀念推進兩岸交流交往作為應對,如2023年是汪辜會談30周年,建議運用這一時機隆重召開紀念大會,強化“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發展中重要作用。2023年是兩岸直接、全面與雙向“三通”15周年,也是值得紀念的重要節點。

  其次,要高度關注中美在台海的“安全困境”,全力、盡力穩定中美關係以管控台海風險,避免“台灣問題烏克蘭化”。從美方利益看,台海生亂不符合美國利益,要跟美國講清楚:台海生亂,只能讓大陸放棄和統,采行武統。在對美鬥爭中確保避免中美在台海發生意外軍事摩擦或衝突。應在危機預防和管控機制方面加強與美方對話,一軌、一軌半和二軌對話同時進行。當然需要做好可能衝突的準備。

  再次,要提升對美鬥爭的戰略運籌能力建設與策略。中美關係進入調整期,也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拜登上台後,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中的份量沒有下降,中美戰略對抗格局已經形成,至少延續10年左右。

  最後,要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尋找更為有效的遏制民進黨當局“漸進台獨”的政策手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