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家發改委:持續做好擴大有效投資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23-03-07 00:41:37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蔭凱(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海涵)3月6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10場,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予以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蔭凱表示,今年將持續做好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著力鞏固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進一步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有記者提問說,去年基建投資對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今年由於地方財政壓力不斷加大,請問您如何預期今年的基建投資增速?請問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額度3.8萬億元,能否有足夠多的優質項目來吸收這些資金,達到擴大有效投資的目的?

  楊蔭凱表示,去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擴大有效投資。2022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兩端發力,分別增長9.4%和9.1%,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他說,今年,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持續做好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著力鞏固基礎設施投資和製造業投資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進一步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建設。有序實施“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加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等領域建設。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投資,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市內澇治理和社會事業等民生領域建設。

  二是充分發揮各項投資政策組合作用,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的要求,用好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的經驗做法,不斷完善擴大有效投資長效工作機制。在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計劃報告》中提出,今年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80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集中力量辦好國家層面的大事難事急事。積極組織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準備工作,督促地方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和項目開工建設。持續推動去年開工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加快建設,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三是加強項目儲備,持續提高投資項目前期工作質量。指導地方持續儲備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點項目,持續為擴大有效投資打好基礎。推動地方深化項目前期研究論證,切實提高項目前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協調有關方面加強項目用地、環評等要素保障。

  四是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建立健全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機制,用好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鼓勵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宣傳推廣先進經驗,認真做好支持民間投資發展政策文件的貫徹落實工作。引導民間資本通過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推動高質量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談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問題,楊蔭凱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已成為地方政府建設項目的重要資金來源。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切實履行好“把投向、篩項目”的職責,指導地方持續做好專項債券項目謀劃儲備和前期工作,按照分批申報、滾動推進的方式,加強項目審核把關,督促地方按照“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的要求,全部從國家發改委篩選形成的準備項目清單中選擇項目安排發行。特別說明一下,納入準備項目清單的都是符合規劃、政府主導、早晚要幹、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同時,我們將在目前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社會事業、市政和產業園區、新型基礎設施等投向領域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方面積極研究進一步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