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智庫預測:中國經濟規模2030年將超美國
http://www.CRNTT.com   2023-01-19 15:42:11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導,1月1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的“新的動蕩變革期下的中國與世界”宏觀形勢年度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論壇發布《劫後重啟: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和中國未來》(以下簡稱“報告”),對後疫情時代世界和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報告以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為論述起點,認為自疫情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從劫難到復甦再到回歸的過程。2020年,中國以精準的防疫措施成為當年唯一一個避免了經濟衰退的主要經濟體。得益於全球疫苗接種加速,2021年世界經濟復甦開始加快。但到了2022年,因烏克蘭危機持續惡化,全球經濟復甦受阻,同時也意味著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已不是決定性的。報告認為2023年是“後疫情時代元年”,提出世界經濟走勢自此將主要由非疫情因素主導的觀點。

  報告以量化與事實列舉相結合的方式,從經濟增長動能走弱加速、“逆全球化”加劇、中美經貿衝突升級、貧富差距更為嚴重、烏克蘭危機驟發難停、滯漲威脅大幅上升、債務風險累積成患、美國聯合盟國打壓中俄、疫情後遺症不能排除等9大維度,闡述了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甦面臨的嚴峻環境。

  報告認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將面臨新舊挑戰交織日益嚴峻的局面。相較於疫情前,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改變,從中期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和通貨膨脹的上行風險都進一步增大。在此背景下,經濟增長結構將呈K型態勢,即不同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明顯拉開——這將不僅發生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之間,也見於發達經濟體之中。從長期看,世界經濟前景取決於世界和平局面能否維持,如果“逆全球化”走向極端,特別是美國聯合西方盟國打壓中俄導致世界政治和經濟大分裂,則世界經濟必將衰退至崩潰的地步。

  報告以多方面的事實反駁了“中國崛起頂峰論”。報告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增長在2022年出現短暫放緩,但這並不代表中國經濟增長已達到制高點。報告提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速度水平依舊可觀,經濟發展質量仍將不斷提升,中國經濟崛起的勢頭不會改變,崛起仍是進行時,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將繼續提升。

  對此,報告給出了三方面的預測。

  第一,中國經濟仍將實現中高速增長,全球占比繼續上升,到2030年將超過美國。經過40餘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進入4%-6%的中高速增長階段。1978年至2019年的42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9.4%,為高速增長;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因疫情發生,年均增長4.4%,這幾年為中高速增長。如此增長速度,將低於處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少數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如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但仍將高於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增長水平和所有發達經濟體的增長水平,高於全球經濟平均增長水平。其結果是,中國GDP的全球占比將繼續上升,若按當前匯率和價格水平計算,預計到2030年將從2021年的18.5%升至22.2%,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高。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將不斷提升,進一步向現代化邁進。科技發展方面,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沿科技領域早已展開了戰略布局,後疫情時代實現進一步科技躍進勢在必然。產業結構方面,後疫情時代中國將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進軍,結構水平不斷升級。區域經濟結構方面,城市群是城鎮化、人類社會現代化的必然歸宿,後疫情時代的中國持續城鎮化將以城市群興起為新的方向。

  第三,中國正在並將繼續推動全球治理改革,同步推進反霸權和國際合作。在“逆全球化”和美國聯合其盟國打壓中俄的嚴峻挑戰下,中國在後疫情時代將被推上更大的國際舞台,並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國將繼續本著和平、合作、發展的理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改革。中國將著力改善全球發展不平衡的難題,繼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維護各國之間正常的國際經貿合作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