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彭韜語中評:和平統一對兩岸最有利
http://www.CRNTT.com   2023-01-21 00:12:50


 
  二、同心同行:兩岸和平統一的動力保障

  彭韜指出,自1979年大陸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以來,這一方針和政策迄今仍在堅持,沒有改變,說明了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選擇,也是大陸釋放出的善意和誠意。和平統一必須由兩岸同胞攜手齊心、共同推動,兩岸同胞同心協力、相向而行,其結果也由兩岸同胞共享共擔。陳孔立教授論述的第六點是兩岸統一後,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台灣“國際地位空前提高”。2022年8月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新版白皮書也指出,“統一後,有關國家可以繼續同台灣發展經濟、文化關係。經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外國可以在台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和機構可以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有關國家公約可以在台灣適用,有關國際會議可以在台灣舉辦”。所以按照“一國兩制”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台灣將作為特別行政區實現高度自治,台灣的經濟社會制度、生活管理方式、文化社會習俗都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留。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台灣當局所謂的“對外事務”上的法律地位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困擾著台灣民眾的安全問題、身份問題也將不復存在,更不必談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國際活動上的接納問題,因為祖國將會是台灣同胞的強大依靠。

  彭韜說,2021年10月29日,在第四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上,國台辦副主任劉軍川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統一後,台灣的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如今台灣公路、鐵路、港口、電力、城建等基礎設施陳舊,民生問題突出。因此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後,在中央政府的財政金融和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等大力支持下,輔之台灣在軍事和外務上所省下的巨額財政將用於保障教育、醫療、住房、民生權益以及改善台灣的落後基建方面,京台高鐵和台灣島內高鐵、大橋、高速及5G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在台灣地區普及,台灣將迎來福利化、高速化、信息化時代。此外,台灣人才將會有更多機會來大陸學習就業,同樣中央政府也會制定政策幫助台灣留住人才,引進人才,通過政策支持為台灣青年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互相流通,共同發展,以助力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可以說所有擁護祖國統一的台灣同胞將在台灣真正當家作主,見證台灣發展,盡享和平紅利。這也符合陳孔立教授《和平統一的十大好處》中第二點安全安定共享太平、第三點當家作主共享尊嚴、第七點共保國防節省軍費、第八點科技合作優勢互補、第九點文教交流提高素質、第十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集中完美詮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