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會否有下一場金融危機?智庫報告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1-11-19 00:24:04


 
  報告表示,這些債務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具體變化,包括美國債務屢屢突破上限;由於財政債務,在兩黨之爭中就會引起聯邦政府停擺;嚴重衝擊金融市場;財政債務利息已經成為美國財政支出的沉重負擔。這將有可能引致美國的財政危機。實際上美國現在已經處在財政危機狀態中,只是還沒有引致國債到期違約的程度,前面已經發生過臨界。引致財政債務不斷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的國防開支持續增加,現在美國撤出阿富汗,但撤出並沒有使得它軍費相對減少,與此相對借助軍事力量對外進行長臂管轄還將延續。

  報告指出,美國還是一個矛盾重重的社會危機的國家,表現在很多方面。黨政極化、種族矛盾、槍擊頻發、金融危機、公共衛生危機、能源危機和財政危機等叠加形成了綜合的美國社會危機。在一系列矛盾中,可以看到美國本身在國內解決這些矛盾非常困難;在美國國內難以解決這些矛盾危機的情況下,它另一個辦法就是它要挑起國際事端,由此把國內矛盾轉向國際矛盾。2018年後美國挑起了中美貿易戰,三年多時間證明,中國經濟有著很強的韌性,不僅能夠抵禦美國施加的各種關稅和不合理的貿易條件,能夠保證本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中國推進與其他國家的外貿投資等等條件的改善和健康發展,拓展了國際社會的話語權和引領力。儘管如此,我們還需特別警惕,美國甩鍋於中國,把中國當做化解美國國內矛盾國內危機的“解藥”。

  報告指出,美國有以下傾向需要我們關注:一是,激怒中國,將國內矛盾轉向國際矛盾,這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二是,美國要轉嫁高通脹風險。三是,轉嫁失業焦慮。四是,美國繼續量化寬鬆。

  報告認為,面對美國可能對中國的甩鍋乃至把中國當“解藥”的事,中國在應對美國這一系列危機中需要穩住陣腳,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我們的基本點。當下中國輿論對美國存在著兩類看似正確與平常,卻潛藏極端民粹風險的社會心理,這兩種社會心理應該予以糾正。一是,以理性、冷靜、智慧、定力化解美國的頻繁挑釁,切不可主動承擔凝聚美國社會團結,化解危機的解藥。二是,廣交朋友,謙虛禮讓,在全球層面綜合應對美國的外部施壓。三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擴大開放,促各地落實各類改革措施,同時完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機制。四是,強化金融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分五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