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維琪。(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新竹3月10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國大陸3月1日起暫停輸入台灣鳳梨進口,一年影響約4萬公噸,約佔台灣鳳梨產量的一成,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如果朝野持續把問題渲染到政治,一切變得複雜,其實就技術問題來談,最直接也最快解決,如果一直認為大陸對我們有敵意,第一時間就不該賣給大陸,政府就要有能力協調把台灣鳳梨改賣到其他地方。
他說,不論鳳梨農產品,或者兩岸高教交流,只有理性討論,才能够讓問題得到解決,讓事情單純化,可能是比較好的方法,樂觀認為兩岸還是會回到正常互動,過程可能比較慢,最終還是交流正常化。
劉維琪,美國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學管理學院博士,曾任“行政院”政務顧問、台灣高鐵董事長、國際票券金融董事長、中山大學校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私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儲金管委會董事長、現任中華大學工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以及中華大學校長。
中國大陸以檢測出介殼蟲為由,3月1日宣布將禁止進口台灣鳳梨,使鳳梨出口瞬間陷入困境,不過經過蔡政府將近10天的議題操作,紛紛鼓勵購買台灣鳳梨,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台灣鳳梨,有外媒報導稱台灣這波“鳳梨熱”形同“愛國主義”的真實呈現。
劉維琪告訴中評社,這次鳳梨事件,沒有仔細瞭解來龍去脈,但是有一點可以觀察,如果朝野定位純粹農產品檢疫出問題,“改進”是最好的解決,之前台灣相關農產品銷售到日本,也遭被退件,或者台灣進口美國蘋果,發現有問題拒絕進口,一旦改進,很快就恢復進口,就技術問題來談最直接最快。
他認為,如果朝野要把問題渲染到政治,一切就複雜了,即使一開始可能不是政治問題,可能擴大渲染變成政治問題,就算是政治問題,政府也要把縮小到檢疫問題,這樣兩岸農產品或經貿才可繼續走下去,當然擴大成政治問題,對於朝野部分政治人物來說,可以方便操作,滿足自己支持群眾,變成一種政治消費,但是最終問題也沒有解決。
劉維琪認為,相信執政黨為了執政,應該努力讓內外環境更穩定與安定,如果繼續處在不穩定狀態,民意就像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應該就事論事,不是凡事都扣上政治,不需要變成情緒上的對抗,只有理性討論,事情單純化,才能够讓問題得到解決,檢疫出問題,趕快委託第三機構民間機構。
他說,大陸不買台灣鳳梨,當然也可以銷到國外去了,只是如果鳳梨出口檢疫,還是出問題,要賣到哪裡去?如果今天台灣農產品輸往日本,可以就事論事,鳳梨銷售到大陸,當然也希望能够就事論事,不能預設大陸對台灣有敵意或不友善,因為我們是鳳梨的賣方,如果一直認為有敵意,第一時間就不該賣給大陸,政府就要有能力協調,把台灣鳳梨改賣到其他地方去。
劉維琪觀察,事實上,台灣出口到大陸比重一直攀升,政經可以分開,經濟就是經濟,政治就是政治,經濟就用經濟方式來解決,當然全放在一個籃子有風險,可以出口到東南亞甚至歐美,但是為何台灣反而更依賴出口到大陸?一定是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力,獲利比較高,成本比較低,如果賣歐洲比賣大陸容易,就會跑去歐洲,經貿通常不會考慮政治。
他認為,如果政府不希望台灣的東西賣到大陸,改賣到東南亞或歐美,就要問問果農或廠商,賣大陸可以賺多少錢,政府找出政策,賣到東南亞與歐美也可以賺同樣的錢。
被問到,春暖花開,兩岸高教交流,有沒有機會破冰?
劉維琪認為,交流很重要,交流方式也應該要多元,雙方年輕人有機會互相認識,這是蠻重要,但是有人不認為雙方要交流,想禁止或切斷彼此認識,只能說遺憾,不認為政府應該去主導,當然政府可以依據兩岸關係條例來處理,但是法也是人制訂,法也是人去解釋。
他說,兩岸多元交流,應該是促進和平,除非政府認定很危險,民間一些行為可能會把房子燒掉,才要預防,準備水來救火,但是以高教或民間交流為例,不至於會發生火災,也不要有太多政治顧慮,年輕人是應該到處看看,到大陸也到歐美東南亞去看看,這是好事,樂觀認為兩岸會回到正常交流,也許過程慢一點,也許就是放慢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