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紅語中評:化解兩岸敵意 民粹主義應退場
http://www.CRNTT.com   2020-03-07 00:13:07


 
  談及“台獨民粹主義”的形成,林紅指出,“台獨民粹主義”以“反中仇中”為動員目的,彰顯了民粹主義內在的對抗性、極端性和非理性,試想,在新冠疫情如此嚴峻的情形下,有關方面竟想製造出“反中仇中”的民粹情緒,這不是反人道、反人權的非理性又是什麼?就其形成而言,民進黨等綠營“獨台”勢力是始作俑者,他們在野時煽動悲情、製造隔閡、支持太陽花學運,執政時利用公共資源製造兩岸交流的法律障礙,“反滲透法”等一系列意在分離兩岸關係的法律在修訂過程中,無形中強化了“反中仇中”的輿論環境。2020年1月以來,國民黨內部部分人士在敗選壓力之下,對“一個中國”原則含糊其辭,立場倒退,使得台灣社會對抗、消減“反中仇中”影響的輿論力量十分薄弱。此外,台灣主流民意在“一個中國”認同上漸行漸遠和對中國大陸飛速發展的不適應、不了解也為“反中仇中”的民粹主義政治提供了社會基礎。

  台灣的民粹主義有著“台獨”的內核,其背後代表的是台灣社會“反中擴大化”的趨勢。藍綠兩派對此持何態度?林紅表示,“反中擴大化”在當前台灣確實有發展跡象,這與島內“去中國化”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正確有直接關係,但與其說是台灣主流民眾真實意願的反映,不如說是政治精英刻意操弄的結果。綠營是“反中擴大化”輿論的製造者、推動者,更是得益者,民進黨占據執政優勢,通過法律修訂、公共治理甚至疫情防控等種種方式,將其“台獨”路線中的“反中仇中”訴求強加給社會大眾,為其在又一輪執政中推行強硬的兩岸政策準備民意基礎。國民黨等藍營力量自2020年1月的地區領導人選舉又一次挫敗後,反思的主調出現變異,質疑“一中”立場的雜音漸起,為“反中擴大化”添了一把火。事實上,國民黨與民進黨本來在公共政策、社會治理方面的立場已有相當的重合,如果在最具政見差異性的兩岸政策上也逐漸趨同的話,其結果將是十分嚴重的,一方面,損害兩岸民生福祉,使兩岸關係陷入更加尖銳對抗之中,;另一方面,國民黨更難以在未來選舉中贏得過社會動員力、組織團結性等諸方面都略勝一籌的民進黨。

  “台獨民粹主義”對兩岸關係會造成何種影響?林紅認為,“台獨民粹主義”反映了台灣社會內部民粹主義與“統獨”議題相勾連的現實,它一方面妨礙了政治理性與公共利益的實現,另一方面為兩岸關係增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成了重大的障礙。在互聯網生態如此發達的時代裡,如果島內部分政治勢力繼續過度依賴民粹動員,依賴對抗性的議題政治,會造成兩岸民眾的嚴重分裂,兩岸共識更難建立。近些年來,由於網絡民粹主義在兩岸的同時出現,再加上台灣政客對民粹政治的刻意操弄,兩岸常常在經濟、文化和社會領域的某些具體事件上陷入泛政治化、民粹化的爭論之中,出現尖銳的意見對立。著眼於兩岸和平統一的未來,要拆解兩岸人民的敵意雷管和彌合認知分歧,關鍵就在於民粹主義的退場,在於理性寬容的觀念和生命共同體的意識成為兩岸民眾的行為指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