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陳星:島內政治生態趨近結構性變化臨界點
http://www.CRNTT.com   2019-08-02 00:11:58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中評社 束沐攝)
  中評社南寧8月2日電(記者 束沐)日前,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參加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時就台灣民意的結構性變化及其影響進行了分析。陳星表示,自2016以來,台灣民意結構出現了若干結構性變化。這些變化涉及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島內治理績效、政黨認同等各個方面的認知,綜合反映了近期台灣社會對政治系統及其運作過程的反思。從各種跡象來看,台灣民眾已經開始從悲情意識與政治激情中走出來,對社會治理績效的關注度日益升高。影響所及,台灣島內政治生態正在接近結構性變化的臨界點,新的政治結構生態正在民意結構的漸變過程中被重新塑造。

  悲情意識退場及民間理性回歸

  陳星指出,悲情意識在台灣的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一直是民進黨等政治勢力進行政治動員的有力工具。自1990年代以來,民進黨依靠悲情動員,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版圖。民進黨利用台灣社會廣泛存在的悲情情結,既將自己打造成政治壓迫的“受害者”,同時又將自己塑造成為“反威權”的代言人,泛綠勢力進而在這個基礎上建構並強化了所謂國民黨“原罪”的觀念,占據了意識形態的道德高地。可以認為,對悲情意識的利用在民進黨早期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表示,悲情意識的核心結構是民進黨等反對勢力長期建構起來的敵對性動員結構。所謂的敵對動員,也就是建立在敵對訴求下的政治動員。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在仇恨國民黨的建構下進行政治動員,一到選舉就會利用這種敵對結構攻擊國民黨,而且這種做法被黨內諸多政治人物認為行之有效。我們經常看到台灣政壇上政黨惡鬥不已,根源就在於這種敵對動員結構。悲情意識依附於這種敵對動員結構,並在情感上強化了這種結構的政治動員效果,是泛綠陣營動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星指出,悲情意識立基於民眾特定時期的歷史記憶,因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記憶的重構以及持續不斷的世代更迭,特定內容的悲情意識的基礎一定會逐步消蝕。同時,悲情動員往往意味著較強的對抗性,這種動員模式在台灣社會造成了深刻的社會傷痕,因而民眾在反思之後表達出了對這種動員越來越多的反感。2018年的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可以看出民眾對強對立性動員方式的否棄與厭惡。民進黨執政縣市,如桃園市,能保住執政地位者,均採用了比較中性的選舉策略。目前雖然不能說敵對動員完全失效,但其效力下降的趨勢卻是清晰可見的。相應地,依附於敵對動員結構的悲情意識結構也自然會逐步消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