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士良:美國未來將更深介入台灣選舉
http://www.CRNTT.com   2019-03-18 00:13:00


 
  陳士良指出,這幾年,中國實力開始增大,但中國始終認為中美之間應該相互合作,互利共贏。但美國的一些政治人物和智庫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中美之間的競爭性因素在增加。比如在地緣政治,中國在東亞地區、南海地區、中東地區、非洲,甚至在拉美地區都對美國構成了一些競爭。在軟實力上,中國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發展模式等也對美國價值和美國模式形成了挑戰。所以美國日益把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

  陳士良表示,美國已經意識到,中國大陸的發展已經是不可阻擋。如果大陸再解決了台灣問題,中國將真正實現大國崛起,美國在東亞的超額戰略利益就會被壓縮。

  他認為,台灣問題是歷史形成的,解決台灣問題需要歷史機遇。但機遇轉瞬即逝,有了機遇,就要立即抓住。機遇過了,就很難重新出現,那時再來解決台灣問題,難度就會成倍的增大。對於美國來說,同樣如此。在美國看來,目前是阻止兩岸統一,阻擋中國崛起的最後機會。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就再也難以牽制中國的崛起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未來幾年,美國利用台灣問題來牽制中國必然是更加強烈。

  二、“台灣牌”出現貶值,成為美國必須面對的一個新問題

  陳士良指出,美國過去打台灣牌,非常霸道,也非常任性,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在它看來,打台灣牌是沒有成本的,而且只要打出去,美國必然會贏,中國一定會妥協。然而,時過境遷,過去打得順手並不代表現在行得通。因為情況出現了新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因素是中國的發展。陳士良說,中國實力快速上升,對國際格局的影響力不斷增大,美國在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時越來越需要中國的配合。另外,中國大陸對台海局勢的掌控能力不斷增強,不僅自身“反台獨”的能力已經大大增強,身後還有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堅持和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後盾。

  另外一個變化是台灣的衰退。陳士良指出,近些年,台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全面衰退,搞“台獨”的本錢已經喪失了。特別是蔡英文上台後,台灣在亞太經濟版圖和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迅速下降,邊緣化加劇。台灣要繼續作為美國戰略棋子、配合美國東亞戰略利益,能力已經大打折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