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曉球:中美關係是中國外交關係的基石
http://www.CRNTT.com   2019-01-27 00:14:14


 
  吳曉球認為,直到今天,我們國家還是要懷著虛懷若穀的、謙虛的態度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在總結中國的經驗、模式、道路的同時,又不能自滿於自己的經驗,還必須繼續對外開放,學習發達國家的做法。

  他說,中美建交40年是值得慶賀的。眾所周知,今天的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戰時,世界上確立了很多國際規則和秩序,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GATT和WTO,這些規則都是二戰以後所確立的規範世界經濟、金融秩序的重要制度安排。從戰後70多年的實踐來看,這些制度、規則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繁榮,中國也是在這樣的規則過程中,實現了雙贏互利,特別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經濟獲得了實質性的飛躍,實質性的發展。

  “當然,現在世界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全球的經濟布局也發生了變化,”其中最為重要的變化是兩個,一是歐盟的產生以及歐元區的形成,這是二戰以後所得出的一個重要特點,實際它預示著全球經濟的另一極已經產生;二是中國的崛起,雖然中國人民幣沒有國際化,但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對全球的經濟貢獻率也是巨大的,中國是世界另一個的重要增長極。美國、歐盟區域、中國構成了典型的三角區域。

  吳曉球認為,在這個議題上,應該深刻反思二戰以後所確立的規則、狀態是否恰當、是否公平以及是否有利於全球資本貨物和人才的自由流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判斷,我還是強調基於世界分工的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發展,”同時,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我們需要對一些規則進行調整和修改。當然,規則的修改不能基於一個國家的利益,哪個國家的“優先”都是不正確的,如果每個國家都優先,這個世界就會衝突,就會充滿著矛盾。全球大國必須站在平衡的角度和負責任的地位考慮全球經濟均衡發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優先顯然是比較自私的。而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顯然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吳曉球表示,如何處理好和外部的關係,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的重要講話中高瞻遠矚,他強調,要守住風險的底線。當一個國家處於頂峰時期和蓬勃發展時期,底線思維尤為重要。中國外部環境的確定性的問題核心是中美關係。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中國外交關係的基石是中美關係。我們必須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實際中國政府是非常開放、開明的,而美方近來卻顯得有些善變。契約、守信用,這是一個國家,也是一個做人的底線,“如果連這個都沒有的話,就沒有辦法繼續談判。”

  最後,他說,希望美國可以正確看待中國的崛起,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崛起的確對他國沒有危害。希望中美關係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這將對兩個國家都有好處、對全世界也有好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