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志成:美國越來越不美國 中國越來越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9-01-11 00:20:09


 
  大國發生了變化,相應地,大國關係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對此,吳志成表示,若從歷史角度來觀察以中美關係為代表的大國關係,可以看出以下幾點:其一,自全球GDP數據有記載以來,即從1840年到現在,可以看出,中國由衰而盛,美國由興而相對衰落。這正好是歷史的對應,美國目前相對衰落恰恰是中國的崛起所導致的。
  
  其二,從現實當中也可以看出,最近幾年以來中國的發展打破了世界權力的結構平衡,打破中美之間實力平衡,所以引發了美國當前對中國的疑慮、擔憂、糾結,“把中國當做對手。”

  其三,中美之間不僅是GDP和經濟的變化,更重要的是這兩種制度模式的競爭態勢發生變化。這幾年來可以深深感到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不斷擴大,而恰恰西方面臨著多種金融危機,西方制度的吸引力受到挑戰。

  其四,“老大”和“老二”這個老問題。吳志成說,美國是對付“老二”的高手,曾經搞下去五個“老二”,而卻搞不倒第六個“老二”,其中當然包含很多原因。但是當前“老大”和“老二”始終存在著戰略互信不足的問題,雙方互疑不斷增加。實際上,中美之間會發生三種較量,第一輪“爭利”,第二輪“奪權”,第三輪“爭勢”。具體來說,第一輪還是GDP的趕超,美國人認為是可能、現實,最後可以容忍的,只不過現在要通過各種阻擋來減緩趕超的進程,因為深深知道經濟GDP有水分,也是粗放式的。但是到了第二輪競爭時期,如果中國在經濟上趕超的基礎上又在軍事和科技上趕超美國的話,意味著對美國最致命和最核心的挑戰,這對美國來說不可以接受的。第三輪競爭是當中國的經濟和科技、軍事都跟美國平起或超越的時候,雙方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會趨緩,慢慢變得適應,這時雙方會開始奪勢、爭勢,“由利到權到勢,這是中美之間不可逾越的大國之間的衝突。”
  
  吳志成認為,從歷史上看中美之間的關係,競爭與合作是基本的常態,合作就是雙方共商遵約、互利共贏,但是競爭是退群拆台、爭地奪權,這是一個常態,而且中美之間多數情況之下是競爭大於合作。因此,最理想的辦法是保持這兩者的良性競合,是盡可能地實現“合作主流、競爭可控”,防止“合作變成競爭,防止競爭轉化為鬥爭,也防止鬥爭演化為戰爭”,盡可能“少爭維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