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蔡季廷析大陸之後或也不認台本島禁限制水域
http://www.CRNTT.com   2024-02-20 01:00:12


台灣大學“椰林大道”。(中評社 楊騰凱攝)
 
  對於金門事件未來的發展,蔡季廷表示,中國大陸已宣告台灣是中國領土範圍,延伸出去的海域管轄權,自然都會被對方認為那是國內法律可以執法的範圍。但如果中國大陸要長期派海警船過來,對他們而言成本還是比較高,他們不太可能一直有高密度的海警在台灣禁限制水域,比較可能的事像軍事領域一樣,出現常態化定期巡航,或維持某種數量的海警船,未來這樣的機率會越來越上升。

  台灣可能怎麼應對?

  蔡季廷指出,台灣一直都是採取驅離作為,對方如果要進來,台灣並不可能棄守,陸委會也表態會繼續執法,所以也有人認為中國大陸不但衹有海警船進來,也會搭配漁船進來作業,實施某種程度的行政管轄,排除台灣的管轄,所以台灣從要守住禁限制水域的情況來說,雙方一定會有某種程度的緊張。在台灣本島方面,其實台灣海巡早就已經在第一線面對中國大陸的軍艦,這部分台灣的決心看起來滿強的,面對中國大陸的常態化作為,台灣不太可能退讓,如果在金門退讓,本島也會面臨退讓,這種情況將很危險。

  蔡季廷指出,不過也因為中國大陸執法的是海警船,台灣海巡武力配置相較起來也比較沒有到武力攻擊的程度,所以是否要上升到軍事領域的武裝力量,某種程度上還是可控的。

  對於台灣是否可能尋求國際仲裁?蔡季廷指出,中國與菲律賓在黃岩島的對峙,曾提到國際仲裁庭去仲裁,但台灣不是海洋法公約的直接締約方,仲裁訴求將是比較困難,但是目前還是能看到兩岸某種程度上在控制自己不要上升情勢。

  蔡季廷分析,台灣剛選舉結束,這確實是相當敏感的問題,再加上金門所處的位置本來就是在中國內水,兩邊某種程度的模糊性質造成這次比較麻煩的政治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