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藍綠白三方對戰 民進黨還沒贏過
http://www.CRNTT.com   2023-05-29 01:58:20


 

  民進黨沒有贏,當然與候選人因素有一定的關聯,包括台北陳時中(得票率32%)背負防疫“仇恨值”,又發生林智堅的論文、新竹棒球場等案拖累民進黨在桃園、新竹的選情,但放眼2024,民進黨賴清德面對的局面也不見得有利,畢竟台灣有多達51%的民眾不支持民進黨2024繼續全面執政,當前更有詐騙、黑金等議題被藍白窮追猛打,後續影響還未知。

  台灣1996開始直選領導人,2000年國民黨分裂令民進黨陳水扁坐收漁翁之利當選,讓大家相當吃驚,此後選民早就被訓練成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如果下架民進黨是台灣2024最大共識,幾乎可以篤定棄保在大選一定發生。藍白當前無法整合的情形,某種程度上也反映著,藍、白各自都窺見了2024就算上演三足鼎立,只要棄保發生,自己就有勝出的可能。

  藍軍內部也有人期待桃園市、宜蘭縣的選舉結果可以在2024上演,但是柯文哲在目前的大選民調當中,至少都有20%以上的支持度,與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差距不大(《聯合報》23日發佈民調賴清德28%、侯友宜24%、柯文哲22%),換言之,在柯文哲保有一定基礎的前提下,藍軍期待柯文哲被邊緣化、被選民捨棄的算盤,不見得能如意。

  也就是說,藍要拚的是如台北市長選戰那樣勝出,而白要拚的則是新竹市長選戰成功從藍綠之中突圍,而決定2024是朝“台北經驗”,還是“新竹經驗”發展的關鍵,莫過於分別代表藍白的侯友宜、柯文哲誰能在民調上凌駕對方,誰一旦明顯落居老三,就存在被棄的風險。

  就算國民黨是身經百戰的老牌政黨,也別以為自己的在大選階段一定可以甩開柯文哲,2022縣市長選舉期間,國民黨起初認為自己在新竹市有組織基礎,“滿手陸軍好牌”,不可能贏不了高虹安,最後卻慘遭滑鐵盧。同時國民黨在“台北經驗”中有一項優勢,不能複製到2024,那便是台北市向來藍大於綠,是國民黨優勢選區,在全台大選中,國民黨的鐵票早就捉襟見肘。

  因此,在目前藍綠白對決的經驗中,民進黨就算還沒成功開胡,但國民黨別以為自己的勝算大,同樣的,外界也不能小看柯文哲的潛力。2024這一仗,只要藍白無法整合,後續的變數也將變得格外龐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