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晶片法案補貼砸520億 劉佩真:困難仍多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14:58:20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記者 黃筱筠)針對俄烏戰爭發生後半導體產業變化,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今天表示,全球半導體進行競賽,大家關注是美國的“晶片法案”(CHIPS Act)將在半導體產業投入520億美金,但附加條件是未來10年無法到中國大陸投資與設廠等。但她直言,短期內美國補貼政策還是會面臨很多困難,例如建廠成本、資源分配等,美國沒有像台灣有24小時工程師待命,相對成本上變高,美國在地供應鏈建立,就像是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說的,“無法短期內達成,代價還是很大”,短期內台灣還是有競爭優勢。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天在“立法院”舉行“俄烏戰爭與經濟安全保障下的台日經貿科技合作”座談會。劉佩真出席進行“俄烏戰爭與經濟安全保障下的台日經貿科技合作”簡報。

  她指出,短期內台灣還是有競爭優勢,8吋晶圓廠市佔高達兩成,全球第一,10奈米以下製程台灣供應了60%以上市佔率,台積電8月份下半年3奈米製程,可以掌握整個98%的市場,大單在握。

  劉佩真表示,俄烏戰爭之前台積電開出政治學博士徵才,因半導體會增加地緣政治觀察,台灣方面對於俄羅斯制裁都可以看到變化,不管俄烏戰爭或是地緣政治,台灣狀況還是穩中透強的局面。

  劉佩真指出,全球半導體的晶片荒問題解決,可能要到2023年,但是對於台灣影響比較輕,因為台灣半導體原料也些來自中國、波多黎各等,這部份供應無虞。可以藉由惰性氣體與貴金屬成本上漲轉嫁,部分領域晶片荒,台灣相對受惠,台灣還是可以有順勢轉單效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