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東南亞已成長視頻平台主戰場
http://www.CRNTT.com   2022-06-07 08:35:10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今年一季度,奈飛(Netflix)付費用戶數環比淨增值自2011年以來首次跌至負數,股價一度跌至2017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外界唱衰奈飛之聲一時間不絕於耳。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前,美加地區寬帶網絡用戶數就已長時間徘徊不前,智能手機、平板的出貨量也已進入增量觸頂後的回調周期。而奈飛既要與傳統影視巨頭在奧斯卡、戛納等平台上“掰手腕”,又面臨迪士尼、亞馬遜、蘋果等長視頻平台競爭對手的直接衝擊,日子並不好過,其一季度財報中為數不多的亮點,就是在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還保持正增長態勢。加大在東南亞、西非等發展中市場的開發力度,也是奈飛在給投資者的信中所宣稱的“再增長”戰略的重點內容。

  當前,東盟國家GDP總計約3萬億美元,是全球僅次於美國、中國、歐盟和日本的第五大經濟體,東盟人口近7億,適齡勞動人口比例大。這樣的發展前景再加上人口紅利,正帶動該地區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則是其中最為亮眼的部分。2021年,東南亞地區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已達1740億美元,並有望在2025年突破3600億美元。因此,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奈飛就開始在東南亞地區布局,迪士尼在疫情期間也有意加強了在該地區的經營。我國的長視頻流媒體平台如騰訊、愛奇藝等則通過與當地機構展開深入合作,或者是收購iflix這樣的當地主流平台,向當地推廣《陳情令》《延禧攻略》等熱門劇集。中美兩國長視頻流媒體平台在各自所在區域增量見頂,盈利預期遲遲難以兌現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將東南亞市場看作全球範圍內最為主要的增長極。

  相對於傳統影視行業,長視頻雖然具有互聯網行業的靈活優勢,卻仍舊無法擺脫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長的行業特點。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的現實背景下,美國互聯網巨頭紛紛試圖把虛擬現實、遊戲和影視內容等作為快速拉升估值的新賽道,以搶佔中概股被迫離場後的新一輪金融、資本周期制高點。而奈飛在新一輪估值邏輯中無疑處於弱勢地位,難以通過足夠的現金流收購或推出新的產品來完成估值的擴容和拉升。在這個意義上,東南亞地區就成為奈飛最為現實的救命稻草。

  從更深層次的視角來看,誘導東南亞地區接受其數據管理模式,正成為美國推動“印太經濟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圖謀推進一家獨大的數字標準壟斷東南亞地區,數字經濟領域則成為其首先必須要拿下的主戰場。由於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我國長視頻流媒體平台此前已是“木秀於林”。早在2020年,民進黨當局就通過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卑劣手段,全面禁止了大陸長視頻流媒體平台在我國台灣地區的所有商業活動。可以預見,奈飛、迪士尼、蘋果和亞馬遜等美國長視頻流媒體平台未來進一步加大在東南亞地區的投入和經營力度,與我國正在不斷“走出去”的愛奇藝、騰訊、B站等中長視頻平台,以及TikTok、小紅書等在東南亞地區廣受歡迎的短視頻應用之間,勢必會有一番全面交鋒,而這也將是已經到來的全球保守主義周期的一次集中預演。為避免潛在的經濟問題政治化趨勢,我們應旗幟鮮明地倡導數字空間的共商、共建、共享,鼓勵充分、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抵制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及其當代最新變種。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孫佳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