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聖聰說,歷年來大選總投票數約1300萬上下,假設2024總投票人數1250萬,非綠陣營的上限就是650萬至700萬票。這樣的票數與民進黨超過600萬票太過接近,即便看起來藍白合有勝算,但藍白支持者中,有的年輕人就是討厭中國國民黨的作風、有的深藍年長者看到柯文哲就討厭,這些人很可能因為藍白合的因素轉而流向綠,或乾脆不投票,其中的變因非常多,只要有一小點變因,很可能就輸了。
杜聖聰指出,國民黨的勝利方程式是2012年的模式,把投票率衝高拿到馬英九當年的689萬票才比較有可能,前提是非綠選票必須整合得很極致,且要把柯文哲壓到50萬票以下,但這樣的前提條件非常嚴苛。
杜聖聰說,柯文哲現象已經存在8年,現在柯卸任台北市長後,就變得跟2014年相似,全台到處煽風點火,硬生生的把台灣選民藍綠板塊切出第三塊來。即便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獨立參選也不會超過12%,中國國民黨2024參選人侯友宜不會低於15%、柯文哲不會低於20%、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不會低於30%,最後郭只能跟柯合。
杜聖聰認為,台灣在大選的盤勢上,綠營目前佔有優勢,一、國民黨政黨支持度穩定低於民進黨,2000年時國民黨有30%政黨支持度,現在則在15%至20%上下跑,甚至還被台灣民眾黨超車。二、“死亡紅利”在民進黨上,這是國民黨的隱憂。台灣每年平均死亡16萬人,藍綠支持者以4比1來看,這20年來藍營支持者就少了200萬人,而這20年來民進黨則持續增加從1990年至2010年贏來的支持,民進黨在大環境上的強勢,大概還能維持4年至8年,直到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世代竄起、取代。
杜聖聰表示,去年新竹市長選舉的高虹安模式,是高虹安民調穩定領先國民黨林耕仁10%,若柯文哲能夠穩定領先侯友宜10%到選前1個月,選民才會開始棄保,但即便是棄保,局面也非常不穩定,因為從2016年開始,非綠陣營的票加起來就沒有大於綠營的票。2016年蔡英文689.4萬票,朱立倫加宋楚瑜是538.9萬票,2020年韓國瑜把藍營的票催到極致有552.2萬票,宋楚瑜60.8萬票,加起來613萬票,但柯侯之間能棄保到這麼乾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