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北約戰略文件首提中國,美國困入死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7-01 12:49:29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網評:北約戰略文件首提中國,美國困入死局

  來源:中國網 作者:華章

  當地時間6月29日,正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通過了該組織最新的“戰略概念文件”。據悉,該文件將確定該組織未來十年的優先事項、核心任務和具體方法。它大約每十年更新一次,上一版是在2010年的里斯本峰會上發布的。正如此前外界所預料,今年的文件中首次提及中國,聲稱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

  諷刺的是,一番渲染“中國威脅論”、叫囂對抗的論調之後,文件又稱,該組織“對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持開放態度,包括建立對等的透明度,以維護聯盟的安全利益”。而就在前一天,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還公開表示,不應把中國當作對手,北約需要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與北京接觸。

  一邊帶著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肆意攻擊抹黑中國,一邊又強調在“該合作的領域”與中國接觸。這種自相矛盾、自以為是的邏輯,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去年提出的對華“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如出一轍。因此,這份看似“集體智慧結晶”的“戰略概念文件”,實際上是美國意志的體現。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已多次用拉山頭、搞小圈子的方式對抗中國,試圖用團隊力量構建“實力地位”上的優勢,逼中國在關鍵領域妥協退讓,以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本次北約峰會拿中國說事、向中國喊話,恐怕目的也是如此。但問題是,美國每次自詡為多邊主義的行動,本質上都是把盟友利益當做實現美國利益的墊腳石,把盟友夥伴推上大國對抗的前沿,為美國衝鋒陷陣的單邊主義。各國都有自己的小日子要過,誰會心甘情願為美式霸權甘當撲火的飛蛾?<nextpage>

  此前,美國在本土與東盟和美洲國家召開的兩次峰會,皆因此遭到冷遇。東盟國家集體表示,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為代表的東盟各國領導人也多次明言,美國要接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強國的既定事實,中美兩國對抗,不僅不符合兩個當事國的利益,更會讓全世界陷入危機。美洲峰會更是遭遇多國領導人缺席抵制,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甚至直斥美國召集開會,是“帝國招呼後院國家過來發號施令”。

  在剛結束的G7峰會上,拜登宣布G7將在5年內籌資6000億美元,為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以替代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消息一出,立刻引來各國民衆的強烈反對。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為何G7的計劃是“取代”中國,而不是中國資金之外的“補充”?

  本次北約峰會期間,在對華問題上,美國與盟友也發生了激烈爭執:美英兩國竭力推動對華使用更強硬的措辭,但法德等“老歐洲”國家表示反對,甚至就連立陶宛這樣曾不惜“赴湯蹈火”配合美國反華的國家也提出質疑,中國與北約之間沒有直接邊界,怎麼就成了威脅和挑戰了?更不要說在會場外,數千民衆湧上馬德里街頭,高舉“不要北約,不要戰爭,為了和平”的橫幅,對美國及其追隨者的倒行逆施持續抗議了。

  可見,美國這套以“援助”“合作”“共同價值”“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為誘餌,實則要求對象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甚至放棄自身利益給美國當馬前卒的把戲,吃相太醜,用得太久,已經天下皆知,很難再騙得了人。

  而實際上,“中國威脅”本就不存在,不過是美國政客為達到自身政治目的而編造出來的。美國亞洲和中國安全問題專家、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文撰文指出,當前造成美對華戰略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美對華進行評估時嚴重誇大了“中國威脅”,脫離了基本客觀事實,即“威脅通脹”。<nextpage>

  應該說,這一判斷准確描述了中美關系困境的實質。美國前政府為擺脫內外困境,硬生生制造出了“中國威脅”這個假象,并通過輿論宣傳等手段,強化其在美國公衆心中的認知,一方面轉移視綫,一方面為政府采取極端措施尋求共識。然而,被誤導的公衆和輿論隨後反噬了美國政府,反華成了“政治正確”,任何主張緩和中美關系的聲音都會被貼上“綏靖主義”甚至更糟的標簽,逼得美國政府明知是錯,還不得不一條道走到黑。如今的拜登政府也是如此,明知取消對華關稅對降低其國內通脹有好處,但就是無法輕易作出決斷;明知對華脫鈎、全面對抗并不符合美國利益,甚至也很難得到大多數盟友的支持,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堅持下去。

  如今,為反華而反華的偏執心態已經將美國困進了戰略死局,美國政府能做的,就是停止以意識形態劃綫挑動對抗,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做法,重回中美關系的正常軌道。就看美國政府是否有決心和勇氣,吐出自己“釀造”并飲下的“反華”這杯毒酒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