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趙麟:美國想鬧大俄烏對抗 小國無自主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2-02-16 00:21:28


趙麟。(中評社 鄭羿菲攝)
 
  趙麟分析,拜登立場強硬,不能排除是想要藉國際事件轉移國內政局問題。這是美國經常利用的工具,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攻打伊拉克,是為了轉移911事件造成的國內焦點。而拜登在美國國內民調去年底還有51%,但現在已掉到40%上下,再加上美國通貨膨脹問題嚴重,創下40年來物價最高紀錄,近期再度盛傳美國聯儲局將公布升息,恐再進一步加速物價通膨的上揚。這些都是拜登最關心、最頭痛的問題,因為這涉及拜登政府的期中選舉,民主黨若在參眾兩院變成少數黨,拜登將跛腳,2024大選也將打折扣。

  趙麟表示,俄烏情勢除了美俄隔空喊話外,歐盟各國也都在檯面下穿梭折衝,包括德國、法國。俄烏情勢不能單純從地緣政治來看,還需要看地緣經濟層面,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能源供應國,也是第五大貿易夥伴。若最終爆發戰爭,導致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歐盟損失恐怕非常重大。因此歐盟難以對烏克蘭問題採取強硬立場,必須竭盡全力防止大戰的可能。

  趙麟認為,現在主要是美國想要鬧大,在歐洲發起全面抗俄行動。但是歐洲國家也看出拜登個人轉移焦點的政治企圖,光是靠美國跟俄羅斯談是談不出來的,因此歐洲各國元首都紛紛出訪俄羅斯、致電普京。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先去與普京會面,德國總理奧拉夫·蕭茲到白宮與拜登會面,兩人返國後也碰面,蕭茲後續也跑到烏克蘭與澤連斯基會面。這都是歐洲各國在進行穿梭外交。

  趙麟指出,若普京最後決定要攻打烏克蘭,等於一個彈藥庫裡燃起一縷火苗,結果可大可小。美國五角大廈評估,普京入侵的形式多重,可能發動全面攻擊,佔領烏克蘭所有領土,但這樣做的成本太大,俄羅斯不一定負擔得起,且勝負也是未定之天。

  趙麟說,另一種可能是有限度的小規模衝突,邊打邊威嚇。另外網路也可能是攻擊標的,藉此癱瘓烏克蘭給點顏色、給點壓力看看,但不會傷筋動骨。不過,近期德國打算再度啟動“諾曼第機制”,邀集德、法、俄羅斯、烏克蘭代表一起在柏林開會,美國卻傳16日要打仗,這不是矛盾嗎?

  至於拜登將國內問題外部化,在台海操作抗中即可,為何又在歐洲操作抗俄?美國能夠同時兩面操作嗎?趙麟表示,這問題確實耐人尋味,美國現在力量已經逐漸式微,中國則已崛起,美國不可能同時兩邊作戰。而且美國搞抗俄,反而促成中俄和解。或許證明美國內部認為台海沒有立即明顯的危機,而俄國現在與白俄羅斯聯合軍演,就被美國視為危機。

  趙麟說,拜登骨子裡不喜歡普京,但普京也不是省油的燈。雙方目前都硬碰硬、加碼對槓,導致現在的僵局。但他相信最終會“雷聲大、雨點小”和平落幕,就像古巴飛彈危機一樣。到時候,一個撤軍,美俄各自表述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