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鋰電量價齊升 上市公司爭奪產業鏈話語權
http://www.CRNTT.com   2021-12-27 11:22:31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因為“家中有礦”,在全球經濟版圖中一向低調的南美突然匯聚了以中國為首的眾多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的目光。2021年7月份,贛鋒鋰業對加拿大千禧鋰業發起了要約收購,不料遭到國內同行寧德時代的半路“截殺”。正當很多人以為千禧鋰業即將被寧德時代收入囊中時,美洲鋰業卻又從天而降,最終完成了收購。“寧王”與“鋰王”幾經反轉的競拍大戲,可以算是鋰資源爭奪戰日漸升溫的縮影。

  隨著電動車浪潮攜顛覆之勢來襲,鋰資源的地位驟然生變,一把捏住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命脈。今年以來,全球電動車交付量不斷創下新高,鋰電池供不應求的局面也日益凸顯。實際上,鋰電池供需緊張的問題並不僅僅局限於當前,遠期的強勁需求也強化了資源端的配給與價值。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歐、美、日、韓的老牌車企紛紛設置了明確的燃油車停售時間表。中國也於10月26日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首次明確遠期目標: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政策明確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動力電池廠家紛紛宣布加倍擴產,市場囤貨情緒高漲。加之賣方市場影響力提升,加劇了鋰電市場供需失衡,促使鋰礦報價不斷上行。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鋰礦在產業鏈的話語權至關重要,具有優質鋰資源的企業成本優勢凸顯,盈利彈性會充分釋放,而在資源端布局存在短板的下游企業將利潤承壓。

  全球鋰資源不僅表現出區域分布集中的特點,還表現出控制權高度集中的特點。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全球77%的鋰業市場份額由五大公司掌控。其中,中國的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市場占比分別為16%和14%,其餘47%的市場份額被美國雅寶ALB(占比25%)、智利礦業化工SQM(占比15%)、美國Livent(占比7%)三家公司瓜分。國內電池製造商的對手不僅限於國內的“鋰業雙雄”,還包括一眾海外鋰業巨頭。

  “從供應維穩與成本控制角度來看,控制住鋰礦就是控制住了核心原材料。”在於清教看來,在下游鋰電需求確定性增長的背景下,鋰礦資源已成為市場競爭的首要前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