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公投大局難測 侯友宜下注有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1-12-17 00:33:38


侯友宜。(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2月17日電(記者 楊騰凱)4大公投18日投票前夕,外界除了關注公投案通過與否,中國國民黨未來的權力結構亦成為媒體焦點,國民黨“最大諸侯”新北市長侯友宜遲未響應國民黨“4個同意”,對個人的政治前途無疑是下了很大賭注。

  假如侯友宜賭對了,與4大公投保持距離的結果是個人聲望提高,將對藍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就在臉書表示,如果侯友宜得到中間選民的支持,遠大於從國民黨失去的支持,則侯友宜後勢看漲。沈富雄還甚至提到,如果“千字文”能夠讓侯友宜領先民進黨賴清德6%以上,則侯友宜2024大有可為,國民黨也不得不臣服於侯。

  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看台灣選舉政治,藍綠兩極各自站穩自己的基本盤,進而去爭取中間選民支持,中間選民倒向哪一邊,往往將能決定最後的勝負。侯友宜若能成功抓住中間選民這塊大餅,藍營內部未來不得不禮讓三分。

  侯友宜不選邊的動作為什麼是一種“賭”?正因為台灣政治風向太容易受到短期因素波動,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一度無人能敵,暴起卻不知節制的結果便是暴落。原本韓國瑜是台灣庶民的代表,走到最後只剩下“深藍”包圍自己。儘管2018年到2020年這段路受到太多因素所左右,但從大格局看來,有一個道理不得不銘記在心,倘若中間選民會對一個政治人物死心塌地,那又怎麼能叫做“中間”選民?

  回到侯友宜身上也一樣,若想挾“中間選民”以令國民黨中央,就戰略而言不是不行,可是當下的民調雖能做參考,但這不代表進入真槍實彈的對抗階段後,不會任何有翻轉的可能。如果4大公投開票結果對國民黨真的不理想,侯友宜一時間想必可得不少聲量,但要經歷2022再走向2024,還有這麼長的時間,一時的高聲量到底能“保鮮”多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