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媒曝台科技業繁榮假象 多數民眾低薪度日
http://www.CRNTT.com   2021-11-02 19:12:04


台積電工廠外觀一隅。(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11月2日電/日經亞洲評論引用台灣經濟研究院數據指出,台灣有1/4的勞動力只領基本工資,需要靠便宜的食物來平衡收支,這些族群主要是超商店員、工廠工人與家庭幫傭等,儘管台灣明年1月1日要將基本工資與時薪調漲至新台幣25250元與168元,但薪資水準還是落後日韓。

  高科技產業是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核心,近年在全球半導體需求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帶動經濟數據快速成長。然而有外媒卻點出,台灣亮眼的經濟數據掩蓋了多數勞動階層薪資偏低、必須樽節度日的真實現況。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道,一名靠著新台幣160元時薪過生活的廖姓女大學生受訪表示,雖然台灣能找到便宜餐食的地方不少,但餐費支出仍然占了她大半的收入,每天餐費也必須控制在200元以內,“先前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我有4個月沒辦法打工也沒有薪水,所以現在情況有些緊繃,正常時會剛好夠用,但很辛苦。”

  倡議公平薪資的社運人士鄞義林點出,即使台灣近年調漲資本工資,帶動平均薪資跟著上漲,但上升的幅度仍比不上日常生活開銷、住房甚至是育兒成本飆升的速度。

  此外,鄞義林補充說道,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都習慣利用低廉的食物價格掩蓋生活成本並不低的事實,就像台灣外食看起來好像很便宜,但與薪資水準相比,並不算低。

  台灣經濟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儘管台灣生產毛額(GDP)數據很不錯,但普通民眾的支出並不如預期的那麼多,從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9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漲2.63%,僅比去年最低工資上漲5%的一半多一點,這顯示工資上漲的速度不足以刺激消費。

  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Nick Marro則說:“台灣的經濟成長受到出口與投資的推動,主要是台灣的工廠製造並銷售產品到世界各地,但另一方面,民營公司的薪資卻不好,這代表台灣的經濟實際狀況,其中有著很大的失衡情形。”

  Nick Marro補充說道,“晶片業和電子業公司都做得很好,所以他們有資源增加員工的工資,這可能是固定的年薪,也可能是年終獎金,但當你觀察台灣的餐飲業、百貨業或旅遊業等公司時,情況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