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格局: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新書座談會暨新冠疫情下的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主題研討會(中評社 李娜攝) |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 李娜)察哈爾學會日前舉辦《大國格局: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新書座談會暨新冠疫情下的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主題研討會,會議邀請到察哈爾學會首席研究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前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於洪君,中國前駐烏克蘭、波蘭、哈薩克斯坦大使周曉沛,以及來自大學院校、資深傳媒等十餘位專家進行討論,會議由察哈爾學會秘書長李強民大使主持。
研討會上,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院長羅林圍繞“後疫情時代的民間外交”進行分享,民間外交在釋放善意、建立接觸渠道、推動雙邊關係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民間外交的戰略意義在於最大限度地團結爭取熱愛和平、謀求共同發展的民間力量,將民間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推動雙邊關係積極向好的磅礴力量,避免雙邊關係被少數政客和利益集團所綁架,給兩國人民和世界和平,地區安全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UIBE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全國政策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戴長征在交流中指出,我們應該多從正面發聲,客觀冷靜地分析世界形勢,包括中美關係。首先修昔底德陷阱在現代中美之間並不適用,中美關係和古代城邦國家及與近現代國家不同,現在中美之間聯繫緊密,經貿人文等各個領域很難脫勾。其次,我們在面對不同文明的矛盾衝突時,要避免掉入西方“文明衝突”的陷阱,同時要智慧解構,運用我們的智慧和能力來化解複雜又嚴峻的局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方長平認為,中美當今的衝突和美蘇於二十世紀中後期的全球爭霸不同。中美的經濟、人文和科技交流都在中美建交的數十年間達到了較高的程度,難以像美蘇冷戰時期般完全停止交流。中美也沒有美蘇之間激烈的意識形態衝突,中國也已較好地融入了美國及西方世界引領的自由經濟體系。所以美國想再次引導一場“冷戰”是很難的。
資深傳媒人,北京絲綢之路城市合作促進會創會會長韓樺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需要重新考量大國外交,不僅限於中美關係,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也至關重要。同時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說法進行解讀,指出這一變局中主要包含三個領域,一個是中國是其中的最大變化,我們這40年的變化可能是西方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進程才完成的,所以我們不輕易被美國帶節奏。一個是全球治理的變化,我們可以在經濟全球化方面爭取發揮一些引領作用。此外中國可以主動向世界發出信號,圍繞中國與世界、與大自然、地球環境的變化方面引出更多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