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曉求:如何讓中國經濟恢復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7-17 00:27:22


 
  第一,解放思想。中國的現代化不是從天而降,之前並沒有完整的發展樣板,而是靠我們自己的探索。深圳的成功就是解放思想的成果,闖過了很多禁區,找到解決辦法,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現在新時期開放的模式是自由經濟貿易區和自由經濟貿易港。未來,海南是一個最大的自由貿易港。自貿港是特區模式的升級,從制度、法律等各個層面都有新的挑戰,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找到方略,要“提著腦袋幹”。

  未來中國仍然面臨很大的困難,成為發達經濟體不能僅靠自然資源和人口紅利,必須通過創新才能解決問題。因此,碰到問題和困難,不能束縛住思想,不能靠“等、靠、要”,過去四十年的成功是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帶來的。

  第二,堅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改革可以釋放人們的積極性,打破約束。從經濟改革來說,市場化是基本方向,資源要更多交給市場來配置。過去四十年發展來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經濟就能活躍;處理不好經濟就會出問題。企業直接創造財富,要尊重市場,尊重企業和企業家,要保護企業家精神,保護產權。還有競爭中性也很重要,市場主體的平等性是民法典的基本準則。

  開放是最大的改革。未來幾年的一個重要任務是金融市場的開放。當前金融機構的開放已經開始,外資獨資金融機構陸續設立。但人民幣國際化尚未實現。目前外部環境日益嚴峻,全球貿易結算體系美元占65%,主要通過SWIFT系統完成,這對我們是個挑戰。我們要有深刻的危機感,要開放才能化解這個危機。過去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一直比較緩慢和謹慎,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使得我們擔憂開放後全球金融動蕩給中國金融體系造成影響,包括影響人民幣幣值穩定等。我們應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有扎實基礎,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可預期,中國經濟不是靠外資大規模湧入推動的短期繁榮和泡沫,而是總體健康的。人民幣波動是市場正常行為,更有助於找到定價機制,人為的操縱和破壞要靠監管體系。加入WTO後,一個巨大進步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是推動中國進步的正能量。金融市場的開放會提升中國社會的契約精神。當前美國的一些做法正在喪失契約精神。

  第三,創新。我們必須要有創新的精神,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只有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才能夠持續成長,包括科技創新、組織創新、模式創新、管理方法創新、體制創新,過去可能有一些做法可以借鑒,但由於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要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所有的創新都是和思想創新,思想觀念變革連在一起的,科技創新變得特別的重要。中國的高等教育肩負著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重任,要培養開放的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第四,法制的完善。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要開放,法治的完善是擺在首位的,民法典在這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還要更好的執行。未來的可持續增長,政府職能需要轉型。政府需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資本、企業和人才,而不是簡單的作為投資平台。

  第五,要有容錯機制。容錯機制主要為那些有擔當、有幹勁、有責任感的人提供一種保護,中國的社會未來面臨的困難問題非常複雜,真的需要一批又一批人去闖。誰也不能說每一步走都是正確,未來都是不斷試錯。需要為有幹勁有擔當的人提供保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