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專家研討:疫情衝擊下如何制定GDP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20-04-22 00:20:27


直播截圖
  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李娜)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日前舉行,多位經濟學大咖就未來經濟走勢發表看法。就如何制定GDP增速目標,與會嘉賓認為,因為疫情帶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應該用更困難的心態對待疫情衝擊的影響,以紓困為主,需求刺激為輔,要財政和貨幣政策兩手抓;在刺激經濟的過程中配套進行改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指出,全球疫情的拐點尚未到來,疫情演進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仍不樂觀。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包括以下4個部分:一是金融動蕩,二是實體經濟負增長,三是新興市場面臨資本外流和外需下降等問題,四是全球摩擦可能會加劇。因此,中國經濟要警惕以下問題,一是經濟增長下行可能導致的系統性風險,二是就業壓力不容低估,三是大規模財政救助的低效率問題,四是外部環境惡化導致的外需萎縮。預計二季度GDP增速為2-3%,三季度6%,四季度增速7%,全年增速3%左右。因此,3%左右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增長目標。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根據瑞銀進行的消費者調研數據測算,二季度環比會大幅增長,但是同比難以出現正增長。一方面,國內就業壓力較大,到三月底,我國大約有7000-8000萬人(包括農村居民的非農就業)沒有恢復就業,因此收入和消費也難以出現全面恢復。另一方面,由於歐美國家出現的深度衰退,嚴重影響我國的出口需求,進一步制約了我國未來的反彈力度。預計全年增速1.5%左右,甚至有可能更低。因此,政策一方面要加大財政支出,包括大幅增加給居民和低收入人群直接的補貼;另一方面,要利用基建投資帶動需求和就業。貨幣政策方面,我建議擴大財政擔保,保證銀行的商業獨立性,預計今年債務占GDP比重會上升20%以上。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疫情還有很大的風險,一方面國內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另一方面全球疫情還處於爆發期。預計歐美等主要經濟體二季度GDP同比下降15-16%,日本下降8%左右。如果全球疫情在5、6月份得到基本控制,下半年全球經濟會呈現V型反彈和復甦。但如果今年秋冬季疫情二次爆發,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我建議不要設立全年的GDP增長目標,重點放在“六保”。雖然三月份我國出口量得到恢復,但是不能掉以輕心。如果二季度我國出口下降30%左右,將影響我國1800萬人就業,影響GDP增速4-5個百分點,因此,二季度GDP恢復同比正增長難度較大。政策方面,一是要以紓困為主,需求刺激為輔;二是要財政和貨幣政策兩手抓;三是在刺激經濟的過程中配套進行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席主席,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認為,鑒於全球疫情進一步蔓延,應該用更困難的心態對待疫情衝擊的影響,預計上半年中國GDP出現0增長,全年GDP同比小幅增長。首先,由於尚無疫苗和特效藥,疫情呈現影響時間拉長和常態化的特征,對經濟工作恢復造成很大的制約。其次,衰退型順差再次出現。再次,疫情衝擊過後,消費傾向和消費偏好會發生下移,非剛需會大大減少,這對出口大國來說會是個巨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出口問題、就業問題和復工復產問題逐步顯現,因此,全年不必對過高的增長目標抱太大的希望,不必出台剛性指標。中長期來看,要關注新一輪全球化中“去中國化”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在未來潛在衝擊的超級不確定性條件下,中央政治局堅持底線思維和底線管理,把“六保”作為目標,蘊含的工作壓力並沒有減輕,也並不是調低目標的體現。從就業數據來看,目前有1.3億左右的農民工沒有復工復產,大量的規範性企業因為停工停產導致幾千萬的城鎮工人沒有正常上班,還有830萬大學生畢業以及幾十萬複員軍人的就業壓力。要想保證這些人群的就業,要求經濟增長的速度不能過低。要糾正“保0增長”就能“保居民就業”的誤區,根據我們的測算,我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帶來的就業大約為200萬人,但是GDP每少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帶來的失業接近400萬人。因此如果經濟從過去常態化的水平回落至一季度的-6.8%,將會導致四五千萬人的失業問題。為了完成“保就業”任務,要求必須有一攬子刺激計劃的超級對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