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慶出游 注意防範登革熱
http://www.CRNTT.com   2019-09-29 14:50:58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近期,國際登革熱疫情持續上升,尤其以東南亞地區今年的登革熱來勢格外凶猛,其中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病例數大幅超過去年同期,且絲毫沒有減緩跡象。與此同時,我國登革熱發病率較以往同期亦顯著增加,海南、湖北、江西、重慶、廣西等多地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期先後發布疫情通報,要求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防蚊滅蚊措施,做好臨床診療工作,切實為百姓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經伊蚊傳播而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通常發生於夏秋雨季。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首發症狀為高熱,伴畏寒,24小時內體溫可高達40℃;同時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骨及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還表現為極度乏力、皮疹、出血、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下降等情況。

  作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蟲媒病毒病,登革熱流行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東南亞、美洲、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為最嚴重的疫區,波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世界人口40%以上約25億人面臨患病危險。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和估計,每年全球可能有5000萬至1億登革熱感染病例。

  我國首次經病原學證實的登革熱,最早源於1978年的廣東省佛山市。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飛機、高鐵、輪渡等出行交通方式越發便捷,人們發現登革熱病例的省區有向北擴展和蔓延的趨勢。

  人感染登革熱後可呈現為隱性或顯性感染。隱性感染者不發病,但卻是登革熱的重要傳染源。顯性感染就是登革熱,臨床分為典型、輕型和重型等3個類型。這其中,典型登革熱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三痛”(眼眶痛、頭痛、肌肉和骨頭關節酸痛)、惡心嘔吐和皮疹,部分患者有出血現象和淋巴結腫大。輕型登革熱症狀則較輕,類似流行性感冒,1至4天可痊愈,且預後良好。重型登革熱發病初期時類似典型登革熱,3至5天後突然加重並迅速進展,常並發腦膜炎、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多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時內死亡。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遠離登革熱的侵害?首要一條是嚴格管理好傳染源,地方性流行區或可能流行地區要做好登革熱疫情監測預報工作,早發現,早診斷,及時隔離醫治。要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對可疑者實行醫學留觀,隔離時間不少於5日。同時要切斷傳播途徑,改善衛生環境,清除和消滅伊蚊滋生地,如翻缸倒罐、清除積水、填平窪地,噴灑殺蚊劑消滅成蚊等。在蚊蟲滋生季節,家中開窗通風時一定要關好紗窗,防止蚊蟲飛入居室作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