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網路報:清算抹黑扭曲撕裂
http://www.CRNTT.com   2017-12-08 11:35:32


  中評社台北12月8日電/中央網路報今天“透視集”專欄說,“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從來就不是為了正義,這是眾所周知的醜陋事實;而以綠營目前的蠻橫和張狂,要強渡關山,三讀通過這種清算抹黑歷史、扭曲撕裂族群的惡法,實在一點也不足為奇。原本“正義”“歷史”和“庸俗”“算計”,就有消長關係,當大家心知肚明,所作所為純粹衝著庸俗的執政目的,以及機關算盡的選票取向,則“正義”“歷史”之類的道德名詞,價值只會更加低落而已。 

  專欄指出,近三十年來,台灣人文可悲的發展之一,就是“文化流氓”取代了“禦用文人”。以前為政權妝點的,好歹講講仁義道德、文化復興,這種“禦用文人”雖然老古,至少還把“正義”“歷史”供在神桌上,讓大眾膜拜。如今“正義”“歷史”都已淪落到“摸摸茶”的地步,等而下之的“文化流氓”可以橫柴入灶,公然拿著當招牌,偷拐搶騙、打砸洗劫,而猶自命為“台灣文化”的守護者,其誰能信? 

  當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般庸俗的算計,對象仍然是選票,仍然是當年長期執政的國民黨。從討黨產到搞促轉,從先鬥臭到再鬥垮,藍營不論士氣、謀略、宣傳,甚或團結,始終處於被動和被分化的態勢。不禁令人懷疑,過去三十年來,所謂“鐘擺效應”乃至兩黨制衡的機制,是否將隨著這波權力危機到道德危機的衝擊,徹底地割喉割到斷。而沒有了權力,便沒有了道德,也剛好就是“正義”“歷史”淪為“摸摸茶”的寫照。 

  好啦!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道德淪喪,反正是大家吃虧,何時報應,深不可測;但眼下“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在在都是要花納稅人血汗錢的。光是改路名、換門牌,其工程之浩大、景氣之不宜,即連當年陳水扁也只敢意思意思,改一條“介壽路”,這會兒“功德院”能如何施“功德”,大家就等著瞧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