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屠海鳴:立法會選舉是“港式民主”成功實踐
http://www.CRNTT.com   2021-12-24 00:22:43


 

  第三,“港式民主”必須以“愛國者治港”為底線。白皮書指出了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五項原則,其中有一項重要原則是“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切實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新選舉制度有嚴格的資格審查機制,確保了候選人是“清一色”的愛國者,這個機制將“不愛國者”擋在門外,確保了參選人的議題沒有因挑戰“一國”原則而混淆視聽的,沒有借“本土”話題挑撥香港與內地關係的,沒有為反對特區政府而嘩眾取寵的,確保了選舉活動風清氣正,為建設優質民主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四,“港式民主”必須以“開放包容”為特色。白皮書指出:“新選舉制度吸引了眾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參選,‘五光十色’、多元多樣前所未有。”這次選舉,出現了許多“新面孔”,既有商界、學界、專業界精英,又有來自社會基層的勞工、職員、中小企業經營者代表;既有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又有從內地和台灣到香港生活工作的居民,以及加入中國籍的“老外”;特別是居住公屋和“㓥房”的人士、巴士車長、註冊電工等成為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前所未有。正是由於新選制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令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士都有機會參選,這是一個巨大進步。

  第五,“港式民主”必須以增進港人福祉為目的。白皮書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標準,也不存在統一的民主模式。只有符合自身實際、能夠解決自身問題的民主才是好民主。”
香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急難愁盼的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好的民主,既要維護政權安全,更要提高治理效能,促進良政善治。這次選舉中,參選人政綱涉及的議題,涵蓋了香港經濟民生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不少政綱有理念、有思路、有實招、有決心,大家把重點放在經濟民生上,真正為香港人謀實惠、謀福祉。

  第六,“港式民主”必須以提升民主質量為重點。白皮書指出:“任何民主的發展都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循序漸進’的‘進’不應只追求民主‘量’的增加,更應強調民主‘質’的提升。”2019年11月舉行的第六屆區議會選舉中,反中亂港勢力使用暴力手段脅迫、恐嚇、攻擊愛國愛港參選人和選民,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其他參選人。那一幕幕選舉亂象,歷歷在目,令人難忘。新選制下的首次立法會選舉,風氣煥然一新。整個選舉活動有序進行,香港社會因選舉而引發的周期性震蕩一去不返。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