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胡朝暉談“十四五”規劃下香港發展新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1-08-25 00:29:27


 

  另一方面,要加強規則機制的軟對接。深化通關模式改革,細化人員車輛往來、貨物通關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還要擴大內地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的範圍。近年來,我們會同有關方面深入推進粵港澳三地專業資格的對接聯通,在建築工程、醫療、教育、律師、會計、旅遊等8個重點領域,實現了對港澳職業資格的認可,或者是做出了相關便利安排。截至目前,已經有20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了內地的註冊職業資格,下一步將進一步探索擴大港澳專業人員在大灣區的職業範圍,建立與完善港澳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職稱評審機制,拓寬技能人才評價,“一試三證”的執業範圍,加快推進旅遊、社工、計算機軟件等領域職業資格互認,便利專業人才跨地區的流動。

  第三,推進民生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優質生活圈。增進民生福祉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與粵港澳三地一道,積極拓展立志於港澳在就業創業、教育、醫療、社保等各領域的合作。比如就業方面,目前港澳居民在內地就業許可審批制度已經取消,廣東省把在粵求職工作的港澳人員納入了基本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對象的範圍。再比如創業方面,廣東省建成了13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截至去年底,13個基地已累計孵化港澳項目698個,帶動就業人員8800多人,吸納港澳青年超過1000人。再比如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在大灣區內地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的政策已經落地實施。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近1.5萬人。

  他提到,十四五時期,國家將深入了解港澳居民的訴求關切,落實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購房就學、就業、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確保各項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包括要加強教育交流合作,統籌推進港澳高校在大灣區內地辦學,營造更便利港澳居民子女在大灣區內地接受教育的環境;要搭建大灣區青年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通道,鼓勵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實習和就業,密切醫療衛生合作,增強聯合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治,統籌大灣區生態保護修復,建設國際一流美麗灣區。

  第四,加快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引領粵港澳深度合作。深圳前海、深港河套、廣州南沙毗鄰香港,具有粵港合作的先遣優勢。十四五時期,將繼續推進合作平台,高起點開發、高水平發展,深入拓展香港發展空間。將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系統優化深港合作布局,深化金融、法律、建築、航運等領域的合作,在優勢互補、互利合作中更好的發揮對香港經濟的支持作用;將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規劃建設,以創新要素便捷流動,科研機制高效運作、科研成果充分轉化為重點,推動監管模式和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促進香港創科資源與珠三角優勢資源互惠合作;將穩步推進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園開發建設,突出香港所需,積極回應香港方面,將有關優勢產業拓展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促進香港青年創業就業,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發展等主要關切,強化有關支持政策舉措,為香港企業產業發展,香港居民安居樂業,拓展新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