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超越“互利思維”、邁向“互補思維”。示範區之所以在兩岸社會順民意、得民心,關鍵在於“融合發展”為化解兩岸分歧、走向心靈契合描繪了漸進式藍圖。
互利合作的經貿關係固然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但正所謂“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心相交,成其久遠”,如何從利益融合到心靈契合,如何創造經貿合作的外溢效應,始終是三十多年來兩岸交流合作面臨的重要課題。歸根到底,兩岸都是中國人、都是一家人,需要在尊重彼此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共同實踐來逐步化解分歧、形成命運共同體。
關鍵在於,雙方能否基於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開彼此有益治理經驗的互補互鑒。比如,近年來閩台鄉建鄉創如火如荼展開,越來越多台灣青年將島內社區營造、生態環保、志願服務等領域的有益經驗帶到福建,助力大陸鄉村振興,正是《意見》著墨較多的部分;再比如,作為福建深化改革典範的“三明醫改”,成功經驗被推廣至全省全國,而《意見》提出進完善台胞在閩醫療保障、率先推進廈金基本公共服務“三化”,相信也會讓更多台灣民眾親身感受到大陸公共服務體系的優越性。
我們認為,治理、平權、統籌、互補等一系列對台思維創新,不僅是兩岸融合發展的理論創新,也將付諸福建示範區的實踐創新。我們對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充滿期待,亦對兩岸通過融合發展實現和平統一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