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京資深媒體人徐和謙注意到,《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就統一後各方面制度安排和設想,提出了比以往更為具體的主張,對“兩制”台灣方案的空間、延展性和形塑方式也多所著墨,形成了白皮書、“兩制”台灣方案和“總體方略”之間相互銜接、互為闡明的邏輯體系。在這一層次井然的體系下,以為操作實踐中所預留的空間和內涵,支撐了宏觀構想的包容性和豐富性;又以宏觀構想層次的政治引領和安全底線,給具體工作中的權變靈活設置了依循和邊界,也給台灣社會更為清晰的信號和預期。
徐和謙在分析了佩洛西抵台前後以及大陸軍演期間的島內兩種民意反應及背後原因後表示,經過2022年上半年爆發的俄烏戰事和佩洛西訪台及軍演事件的衝擊,台灣民意對全球安全態勢劇烈變化,和台海日趨“風高浪急”、兩岸缺乏政治共識以致“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現實感認知正在提升,“終局意識”浮現。
徐和謙認為,大陸發表最新一版對台《白皮書》,對於引領兩岸關係發展走向、激發島內民意和有識之士的再思考,具有重大、及時的意義。他表示,《白皮書》再次明確和平統一是“第一選擇”,這對當前受到佩洛西訪台事件大幅擾動的島內輿情來說,仍有顯著的安定人心的作用。他注意到,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在接受美媒採訪中做出“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的明確表態,勢必引起島內人士和國際間關注兩岸關係發展者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