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台“國史館”阻礙大陸學者查閱資料一事。目前,相關批評主要著眼於“行政干預學術”、“阻撓兩岸學術交流”與“文化台獨”。事實上,“國史館”的這一舉動直接針對的是馬習會上有關兩岸“共享史料、共寫史書”的倡議!如此,就不難理解吳密察等人的舉措了:先“獨占史料”,再“各寫史書”。可見,台有關部門阻礙大陸學者查閱民國史料,意在從歷史學界的交流上割裂兩岸的歷史連結,進而為配合“同心圓”史觀“貢獻力量”。
再看台“教育部”大力推行“教育新南向”的舉動。陸生來台是馬英九任內兩岸和平發展的社會成果。去年的馬習會上,陸生與台灣學生“一起討論、一起歡笑”的場景甚至寫入了馬英九的發言稿中,同時,推動陸生赴台“專升本”也成為了是次會面的務實成果。然而,陸生政策推行五年來,阻撓最大、破壞最多的正是民進黨。在野時,綠營做足“兩面派”,一邊用“普世人權”擺出示好陸生的姿態,一邊對陸生納保、獎學金等問題橫加阻礙。去年眼看擋不住社會各界的“納保”呼籲,民進黨團又退而針對陸生提出相當離譜的健保方案。而當其執政後,更是置多年來陸生的困境與呼聲於不顧,竟調頭將資源灑在“新南向”上,其意不言自明了!
而至於那場南海“學術研討會”,則像一場披著學術外衣的政治宣傳秀。雖然南海議題並沒有見諸去年馬習會的公開文稿中,但隨著媒體和與會人士的不斷披露,再結合馬英九卸任前登太平島、投書外媒等舉動,我們可以推測,去年馬習會很可能為後來兩岸以各自方式維護南海主權達成了默契。尤其是馬政府強調太平島主權,為蔡當局“不接受仲裁”的表態定下了基調。然而,這場“研討會”竟然開成了對維護祖產主權者的“聲討大會”,各類夾帶“台獨”主張的奇談怪論頻頻發聲,發聲者更是即將接掌台官方智庫的綠營學者,其指標意義不言而喻。
見微知著,和一些時事熱點事件相比,上述三件事雖不起眼,但值得充分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