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於8月3日下探望在“總統府”前抗議的原住民。(中評社 黃筱筠攝) |
針對於國民黨與原住民的“轉型正義”之所以分開處理、區別對待,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兩場“轉型正義”針對不同對象達成不同目的。對於國民黨的“轉型正義”不僅要通過處理黨產,在物質上壓制國民黨,更要製造國民黨是非正義的社會輿論。通過轉型正義讓國民黨永遠不得翻身,讓民進黨的執政地位日益鞏固。此外,由於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一中”色彩濃厚,早就被綠營扣上了“外來政權”、“親中賣台”的帽子,只要否定了國民黨,就進一步切斷了台灣與中國的連接,否定了以“一個中國”為核心的“九二共識”。對國民黨的轉型正義解決的,是台灣人與“外來的中國人”之間的矛盾。
而原住民作為台灣最早的居民則有著最鮮明的本土色彩,蔡英文在道歉中說“台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換言之,在蔡英文口中鄭成功、清政府、中華民國與荷蘭、日本一樣,都成了侵略台灣,剝奪原住民的外來政權,而蔡英文要做的就是“認識我們的歷史”,“走向台灣新的未來”。這歷史是割裂中國,只局限於台灣一島的歷史,這未來則由原住民與無中國認同的人們構築的未來。蔡英文在通過對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塑造新的國家認同,這一場轉型正義解決的是“台灣人內部矛盾”,因此如她於8月3日在探望抗議的原住民時所強調,原住民的“轉型正義”需要“獨立的處理過程”,“不需要跟其他的這種轉型正義混在一起處理”。
在這兩場名同而實異的“轉型正義”中,對有“一中”色彩的國民黨要打,對有“本土”色彩的原住民則要拉,民進黨黨團在“立法院”內對國民黨唱黑臉,蔡英文則在“總統府”中對原住民扮紅臉。蔡英文及民進黨在一打一拉、一黑一紅中割裂了中國,強化了台灣,其去中國化的心思不可謂不細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