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理事長朱顯龍 (攝影:蘭忠偉) |
澳門在兩岸關係中存在特殊性
兩岸與澳台關係學會理事長朱顯龍說,澳台關係是兩岸關係中的一環,一個中國體制之下,不同的地區存在不同的特殊關係。
第一個特殊性在於澳門是特區,既然是特區,有就特殊作用。
第二就是澳門群體的特殊性,澳門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閩南人,十四個直選議員中閩南人佔了3席,這一部分人都講閩南話,這對澳台關係有很大影響。由於語言互通,閩南人與台灣的關係很密切。過去澳門40萬人口之中,閩南人約占了15萬,這些人對於台灣具有影響,他們經常去台灣,和台灣中部、南部的關係都很不錯。
第三個特殊性是澳門約有5萬人持有雙重身份,擁有台灣身份證。這5萬人在台灣享有投票資格,對台灣的選舉直接產生影響。
第四個特殊性是澳門學生一半以上在台灣就讀,既不是選擇中國大陸,也不是選擇澳門,而是選擇台灣。為什麼選擇台灣,是因為過去澳門比較窮,台灣將澳門人當成華僑,對華僑招生有優惠政策,優惠政策就包括了很多物質獎勵。其次是因為過去澳門學校沒有高等教育,澳門大學也只有20多年歷史,但是兩岸關係有60多年歷史。1966年以前,澳門學校教制分為中文教育、英文教育、葡語教育,中文教育在66年以前,完全受台灣影響。儘管回歸以後,中國大陸對澳門的教育影響增加,但是澳門到現在為止還是“百花齊放”,每個學校可以選擇自己的教制,中學沒有統一教材,沒有統一考試,各個學校自己選擇教學方法和語言。
朱顯龍說,澳門分為幾種教育:內地教育,還有一部分學校選擇台灣的教材和課本,專門給海外輸送學生,每年輸送1000-2000人。而台灣過去對澳門學生的政策是,只要在台灣讀書就可以留台工作,所以當時許多澳門年輕人在台灣讀書以後選擇留在台灣工作,這些特殊性都是香港和內地所不具備的,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使得澳門在兩岸交往過程中發展了重要作用。
還有一個特殊性,是台灣人士拿護照可以直接到澳門,香港則需要有台胞證或簽證。澳門對台灣人士免簽,只要不是特別“獨”或者不是特別敏感的人物,以及沒有犯罪案底的人士,都可以到澳門。
朱顯龍說,過去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澳門模式”是在兩岸官方不往來之下,兩岸民間受官方委託而形成的。“澳門模式”之外,還有一個“澳門平台”,台灣人士免簽進入澳門,所以台灣有很多官方、民間或是企業人士都是利用澳門的平台見面的。過去兩岸沒有直接通航時,澳門是中轉站;兩岸直航以後,通過澳門中轉的人越來越少,以前主要都是通過澳門和香港兩個地方中轉到內地,這也是發揮了一個平台的作用。
朱顯龍說,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怎麼走,未來澳門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首先,兩岸關係的走向不會往好的方面,蔡英文不會直接承認“九二共識”,但是壞也壞不過當年的陳水扁。因為陳水扁是一個捉摸不定,有變數的人,蔡英文不是這種性格。現在的兩岸關係和過去的兩岸關係不同,兩岸關係經過馬英九時代,已經有直接交往。蔡英文不敢,也沒有必要將兩岸關係倒退回陳水扁時期,更何況目前確實需要中國大陸的經濟支撐台灣。
朱顯龍說,在這種情況下,澳門未來可以發揮什麼作用?除了發揮平台的作用以外,澳門社團的組成對於兩岸關係非常重要,我想提一個建議,在澳門可以組織一個澳門、台灣、香港、內地的共同社團,這樣能起到很大的溝通作用。目前這類社團只有商業領域在形成,但是其他一些界別的,比如學術、文化等方面比較少,這是促進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方向,組建兩岸四地融合的團體,可對兩岸溝通交流融合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其次,澳門的企業家,澳門的閩南群體,特別是擁有澳門以及台灣雙重身份的群體,可以利用身份優勢投資或是成立企業,組建社團。未來,大陸的資金、社團、民眾,可以利用澳門的特殊性,和台灣組成經濟、社團的聯合體,真正的和台灣民間往來更加緊密。利用澳門的特殊關係,和台灣南部融為一體,這才是解決“台獨”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此之中,澳門特區政府要給予支持,要和社團有更多溝通,幫助做一些相關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