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專家張力:《開羅宣言》絕不僅是新聞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00:54:5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員張力(中評社羅祥喜 攝)
  中評社重慶12月2日電(記者 黃博寧、鄭漢龍)方夏文化交流協會和兩岸統合學會11月26日在重慶聯合舉辦“夏合研討會”,共同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週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員張力強調,中美英三國領導人在參加開羅會議後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媒體宣佈《開羅宣言》說明其絕不僅是新聞紙,而是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王寵惠堅持留下“滿州、台灣與澎湖列島,自應歸還中華民國”的語句,斷絕領土上模糊空間的做法是其對歷史的貢獻。

  張力就《開羅宣言》的意義,表達了三點看法:

  第一,《開羅宣言》顯示戰時中國收復失土的決心,得到盟國的支持。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通過本身的浴血抗戰,以及盟國的支援,借著《開羅宣言》的公佈,確定日本剝奪竊取中國的領土要歸還中國。這是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必須遵守的要求。
 
  第二,《開羅宣言》是盟國共同對日作戰的保證之一,是有效的的歷史文件。

  近來有人說,《開羅宣言》只是一份發佈的新聞稿,並沒有三國領袖的簽字,因此這份文件不具效力。但是從參加開羅會議的三國領袖返國之後,都在最短時間內向媒體、國會和民眾說明參與會議經過,獲得結論,說明未來合作目標可以認為:三國領導人以及隨從人員在北非的會面,絕不是沒有任何結果的長途旅行。

  此外,《開羅宣言》內容也涉及了韓國,而韓國在追溯戰後獨立的緣起時,也很清楚地把《開羅宣言》當作第一個依據。別的國家認真對待《開羅宣言》,一定有其道理,不是一句“不具效力”的評語可以將之輕忽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