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近日,北京一名快遞小哥在送件時,快遞三輪車與一輛出租車發生剮蹭,而後,快遞小哥遭出租車司機辱罵和連續掌摑。這段視頻被上傳到社交網絡,引發輿論關注。
美國《僑報》4月20日載文《來一場“尊嚴革命”》,文章說,近年來,快遞業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了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行業,快遞員和出租車司機都需要每天長時間上路工作,他們難免在路上發生摩擦,也容易產生積怨,但是,無論出於什麼理由,暴力手段都是不被允許的。
該事件還反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今天的中國社會,很多人已失去對勞動和勞動者的敬畏,甚至把從事體力勞動的群體視為“低人一等”。
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珍惜他人勞動,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當代中國,在政府的主導推動下,更是形成了“勞動不分貴賤”、“勞動最光榮”的新型價值觀,“勞動模範”也成為中國社會的最高榮譽。前國家主席劉少奇接見“全國勞動模範”石傳祥時說,“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只是分工不同”。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改革開放後,市場放開了、搞活了,這一背景下,中國出現了“十億人民九億商”的說法,雖然有所誇張,但卻反映了很多人想要經商致富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受到了衝擊,由於純粹的體力勞動難以帶來滾滾財源,因此逐漸被冷落,人們開始尋求快速致富的“門路”,隨之而來的自然是這一群體遭到冷遇,不再被視為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