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與劉兆玄一起主持揭書儀式。(中評社 吳政峯攝) |
中評社台北4月20日電(記者 吳政峯)馬英九20日下午參加兩岸合編《 中華語文大辭典 》新書發表會。馬英九致詞表示,《 中華語文大辭典 》的編纂,代表兩岸在政治上的和解,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達成共識之後,在許多地方推動“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互惠對等、共創未來”,就比較容易了。
為了落實馬英九在2008年文化政策白皮書“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構想,中華文化總會20日下午在“總統府”經國廳舉辦《 中華語文大辭典 》新書發表會,包括,馬英九、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新書執行團隊秘書長楊渡等人都到場出席,20多名記者擠滿經國廳。
馬英九上台致詞表示,再一個月就要卸任“總統”了,九年前他競選的時候,曾經提出兩岸合編大辭典的政見,很欣慰在卸任前完成心願。兩岸隔海分治67年,大家的生活習慣、政經制度都不同。
馬英九回憶說,35年前他在美國留學時,當地中文學校分為兩派,大家對於應該選擇正體字或簡化字版本中文教科書,常常發生爭執而不歡而散,所以他萌生兩岸合編大辭典的想法。簡化字使用人口有13億,正體字使用人口有4000多萬,而其中一半人數在台灣,所以比較務實的方式是把兩種字體並列。《 中華語文大辭典 》,是在這樣子的思維產生的。
劉兆玄說,《 中華語文大辭典 》這項大工程有兩件驕傲的事。第一是,兩岸合作編纂辭典,雙方都獲得各自的“教育部”支持,合作的層級最高。第二是,編纂過程嚴謹,中華文化總會邀請兩岸數百位學者專家,共同編審。前“教育部”國語會主委李鍌教授,組成編輯團隊,與大陸中國辭書學會,合作編寫。
主辦單位中華文化總會指出,《 中華語文大辭典 》歷經6年的努力,完成兩岸常用字13004字、複音詞、固定短語88728條,合計10萬1732條詞條,計千萬餘字。《 中華語文大辭典 》也收錄兩岸當代生活、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現象等用語,並邀請兩岸學者專家,共同編審。《 中華語文大辭典 》是讓60年分裂分斷的兩岸人民,增進彼此的瞭解,使兩岸的語言交流,暢通而無障礙,並方便於兩岸交流時,民眾使用所需,也是外國人士學習漢語的最佳工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