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中評社 張嘉文攝) |
朱立倫指出,民眾最關心的是民生議題,但政府公布的CPI、GDP指數總是與民眾認知不同,譬如農曆年過後,各種店家幾乎都漲了5元以上,物價上漲但民眾薪資沒漲,政府官員一定會說實質薪資、基本工資已漲,但實質薪資應該扣除通膨才對。
朱立倫也提到,高房價也是10大民怨之一,短短20年間,根據信義房價指數顯示,2001年房價指數是36.47,2022年第3季房價指數達到144.58,全台房價上漲了4倍,但民眾薪水只從3萬4000多元,成長到4萬4000多元,20年來薪水上漲1萬元,但全被通膨吃掉,房價還漲了4倍,請問年輕人是何感受?
柯志恩則說,雖然執政黨宣稱台灣人均所得已超過韓國,但人民的真實感受是如此嗎?台灣職業類別的薪資差異很大,例如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平均薪資是教育業平均薪資的2.6倍,全台平均總薪資67萬元,每月收入祗有5萬元的人,所得就能超過6成以上的受薪階級,年薪40萬元的人仍高於3成以上的受薪階級,低薪正是台灣年輕人的悲哀之處。
黃怡騰提到,蔡政府往往以國外還有更高的物價,來掩蓋台灣物價高漲問題,而且台灣平均薪資呈現負成長,蔡政府宣稱台灣人均所得已超過韓國,其實也只是因為美金匯率變化所產生的“虛胖”現象。另外政府該做的是,盯緊前陣子因農曆年眾多產品不合理漲價,在年後有無跌回合理價格,替民眾把關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