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認宗愛台解分岐 王金平總質詢談兩岸終局 
http://www.CRNTT.com   2017-10-31 16:08:21


賴清德。(中評社 張嘉文攝)
 
  他強調,若將兩岸的終極關係、統獨終極安排視為個人或群體終生追求的理想、捍衛的信仰時,只有順我生、逆我亡,絕無討論妥協的空間。反之,視為是獲取或保有台灣最大利益的選擇方式時,無論是選擇的過程或結果,考量選擇的利弊得失,就有理性思考、衡量利害的選項空間。

  王金平提到,蔡英文“國慶”演說,提及我們要面對大陸崛起的事實,建立互動新模式,尋求台灣的發展。本屆第一會期總質詢,他也提到“台灣唯有正確認識中國大陸,我們才有能力選擇正確的未來。”看似一個常識般的見解,但在台灣當前的政治社會氛圍,就變成一個複雜的問題。

  他認為,不論是正確認識中國大陸,或要面對大陸的崛起,都必須依賴全方位的觀察、客觀的分析比較,才能作下理性的結論,以供判斷。但是若以先入為主的立場選擇所見,以好惡的主觀分析批判,勢必扭曲真相。偏見傷害不了大陸,卻可能誤了台灣。

  王金平說,他擔心的是,朝野不和諧、社會不團結的背後,就是統獨信仰、政治立場、政黨顏色決定了判斷和選擇。就會出現對大陸的認識,不是“好棒棒”全面肯定的頌揚,就是“很爛爛”全面否定的貶抑。這些都不是真實的大陸。立場、顏色決定判斷的結果,台灣難下正確的評估,訂下有效正確的因應策略。這樣的兩岸,對立、對峙是常態,和平穩定反而是奇蹟。長期下來,必然危及台灣未來的發展,傷害兩岸的和平。

  他強調,原本可凝聚為政府面對大陸時的實力,成為政府因應大陸對策的籌碼,因分裂對立而失能,這是台灣最大的遺憾和損失。

  王金平認為,唯有凝聚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就不會在受威脅下屈服。我們不恐懼與大陸談判解決問題,但我們絕不願在恐懼中談判,所憑藉的就是實力。沒有實力,我們被逼在威脅下屈服,被逼在恐懼中談判,絕非台灣之福,更非兩岸和平之道。

  他說,台灣唯有不分彼此,團結凝聚出最堅強、最雄厚的實力作後盾,兩岸才能在平等、對等的條件下,為台灣取得最有利的結果、保障台灣最大的利益。這樣的和平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王金平最後強調,台灣真的沒有對立、分裂的本錢,“朝野要和諧、社會要團結”不是口號、也不應視為口號,這是台灣能否再次凝聚全民實力的基礎,是兩岸能否建構穩定和平的基礎。基礎不牢,不待大陸出手,我們真的會地動山搖、自毀長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