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志遠:康熙平台戰略在於決策靈活運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6 13:40:30


「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論壇」今天在台北舉行,其中一個主題是討論康熙平台的戰略決策。(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8月26日電(記者 張嘉文)“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論壇”今天在台北舉行,其中一個主題是討論康熙平台的戰略決策,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在會中表示,康熙對於台灣是軟硬兼施,並攏絡文人,讓台灣意識型態有了融合改變,對當時和平統一台灣做了非常好的示範,可以作為未來兩岸要融合發展的借鏡所用。

  “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論壇”今天是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由中華民族團結協會主辦,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合辦,中國台灣致公黨和中華黃埔三軍退降總會協辦,現場近百位歷史學者或兩岸學者等參加。

  論壇其中一個主題是討論康熙平台的戰略決策,主講的吳鳳科技大學教授楊志遠,與談人則有戚嘉林、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長湯紹成、前輔大傳播學院副院長習賢德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授李細珠等。

  楊志遠表示,對於當時鄭成功治理的台灣,康熙在政治談判、維持現狀和軍事手法三種方式都用了,終於結束明鄭與清廷長達22年的對峙,台灣再次復歸中國版圖。

  楊志遠說,康熙平台的統一大業,對於台灣的移民與開發具有極深遠的影響,然而康熙平台的戰略決策,是伴隨清廷統治逐漸穩固後所產生的相應戰略,前期是寓剿於撫的策略,欲以武力一統江山,但由於主客觀因素而失敗,於是透過各種血緣、地緣關係展開綏撫勸降,並採經濟封鎖,後期實際上是撫剿並用,此一戰略決策的實行,充分顯示出清廷戰略決策的靈活運用。

  戚嘉林則說,兩岸關係對照以前的清廷和明鄭關係類似,也是有很大變動,而當時清朝拿下澎湖後,沒有殺害一個人,軍官全遣回台灣,以和平處理,顯示康熙非常注重和平以及和台灣的融合,沒有留下歷史仇恨,這樣的兩岸和平統一並不容易。

  戚嘉林也提到,康熙對台策略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除了將台灣列入科舉考試地區,可以當官員,25年間編列了三部台灣誌,攏絡文人,讓他們參與台灣文化工作,還畫了很詳細的台灣地圖,這樣處理台灣融合意識形態改變上的做法,值得作為未來兩岸融合的借鏡。

  湯紹成指出,台灣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位置概念,在清朝時期已建立,對照現在,台灣目前受到大陸勢力或美國勢力的影響,到時候用什麼方式最終解決,要看兩股勢力怎麼較勁,這樣的台灣戰略地位在歷史上的觀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