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初嘗選戰 這幾位會成為香港政壇的未來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9 15:46:39


關浩洋目前仍在恩師李蓮議員的辦事處工作,不足200尺的空間,月租港幣9000元,閣樓內堆滿了各類用舊卻不捨得丟棄的物資。他今屆代表民建聯出戰九龍城區議會馬頭角選區。(中評社 李仕奇攝)
 
  被問到“傘兵”對於今屆選情的影響,身為青年民建聯副主席的關浩洋說:“重點在於,要做好應該做的地區實事,要多和街坊面對面接觸,親身認識他們,從而建立一種獨有的同區人的感情,這種感情是李蓮議員用21年去建立的。而我自己在這裡亦用了很長時間,才和居民產生這種感情。我覺得‘傘兵’未必能做到。”

  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關浩洋的恩師李蓮首次在馬頭角選區勝出,並一路連任至今。即使在建制派因基本法第23條立法爭議而導致選情最艱難的2003年,李蓮亦力保不失。

  另一方面,關浩洋認為“傘兵”的出現,令自己更加意識到,社區內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思維,地區工作者應該藉機嘗試多了解中青年市民的想法。“既有的地區工作模式確實可以幫到較年長的居民,但年輕一輩會有不同,需要想出全新的、更貼地的方法去服務。”

  他表示,這種方法就是要和居民一起參與地區的事務,尤其面對年輕人的時候,並非簡單靠一份工作報告、告訴他們自己爭取到什麼就足夠了。“現在我感覺到,年輕人想知道議員為社區做了些什麼,並且希望在其中能有參與。”

  關浩洋續指:“在一些個案中,較年長的人士比較容易感覺到你在工作中的付出,但一些返工、返學的中青年人士,未必能隨時在區內。我們要爭取他們在區內的有限時間,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見,然後跟他們一起去處理社區中的事務。”

  至於政改的議題對選情的影響,關浩洋坦言對自己所在的選區“比較少”。他認為,在地區工作層面,政治議題未必會有市場或很大影響。“可能有些年輕人是‘黃絲帶’(支持佔領行動者),但是遇到一些需要求助的情況時,未必會因為我們是建制派就不來找我們。地區工作需要更加務實,要和政治議題分開。”

  講起佔領行動期間的見聞,陳榮恩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家庭撕裂”。“我親眼見過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祖輩‘反佔中’,父母輩就帶著孫女去‘真普選’。”

  她回憶說,當時黃竹坑區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交通。“一出香港仔隧道,路就封了,全部人都要落車。如果從灣仔、銅鑼灣回家,要想辦法先到跑馬地球場。這種如此辛苦的經歷,我相信居民不願意再承受多一次,哪怕一次都已經足夠。”

  陳榮恩認為,如果單單以政治議題拉攏居民,這樣的地區工作可能並不夠長遠。“政治議題並非長期都有,我希望以踏實的地區工作爭取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如果為了選票而去爭拗政治議題,真的是沒意思的,反而會令自己忽略了地區工作。”

  至於自己對於“佔領行動”本身的看法,陳榮恩說:“如果輿論全部是一面倒的渲染,那就並非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她指出,在香港想表達任何意見和訴求都是允許的,但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除了言論自由,還包括法治精神,有大家奉公守法才有經濟起飛,才有今日香港的繁榮安定。

  “一些人以不合法、破壞的手段,去建立他們自己所謂的真普選、佔領,這種行為真的有待商榷。你可以用一時的手段,矇騙到一部分你的支持者。但是長遠來講,這些所謂的真普選、佔領行動,是否真真正正以居民的福祉為依歸?是否逢政府、建制派提出的意見就必反?相信市民都是有識之士、眼睛雪亮。”

  “建制派不等於‘保皇黨’”

  除了認為現時的選民“很聰明”、會以候選人的地區工作成績來決定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意向、因此政治議題在區議會的平台未必適合發揮,甘文鋒還指出:“我自己是鼓勵亦覺得,有多一些年輕人願意參選,是一件好事。無論是不是‘傘兵’,始終多一個人出來,就給了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他相信,即使“傘兵”落到地區,亦會感受到街坊所要求的除了政治議題之外,更加多關心的是民生、社區、交通等議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