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關注:經濟學家熱議中國經濟增速
http://www.CRNTT.com   2022-03-16 00:24:51


北大國發院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視頻截圖)
 
  許憲春說,投資在2021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小,這在歷年來也比較少見,說明投資需求收縮了。在投資收縮中,有兩個方面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基礎設施投資,另一方面是房地產開發。2020年下半年開始,到去年全年,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非常突出的,但是今年進出口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方面是因為發達國家逐漸控制住疫情,產能恢復了;第二,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出口也在恢復;第三,我國去年進出口貢獻率比較高,今年有很大可能性會回落。從生產角度看,製造業去年第四季度相比第一二季度有將近24個百分點的回落;建築業四季度呈負增長,也有24%回落;房地產業也有24%左右的回落。

  北大國發院院長、南南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認為,5.5%並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他測算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是4.65%-6.5%之間,中位數就是5.5%。過去兩年平均增速是5.2%,今年要達到5.5%,是有一些難度的。

  姚洋指出,從一二月份的情況看,今年採取的宏觀政策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對於是否可持續,要持謹慎態度。基建投資是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但是從2018年開始就一路下行,轉化到增長率是很小的數字,今年要突然增高也有難度:一方面,經過20多年高速的基建投資,各地好項目都不多了;第二,從2018年去杠杆以來,中央對各地政府去杠杆的要求越提越高,地方政府陷入兩難境地,投資的積極性下降了,同時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也需要關注。

  姚洋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國內消費方面,建議直接給老白姓發現金。比如今年中央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拿出三分之一,基本上每人可以發1000塊錢,用電子貨幣方式發放,規定三個月必須花完。

  姚洋表示,今年保增長5.5%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防疫要做到既精准又開放,減少封小區、限制城市之間的旅行,代價比較高,而消費和生產都是與旅行分不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