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大會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03-07 11:05:00


 
  黑龍江省政協主席黃建盛:加大重農抓糧力度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雖然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17連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14億人吃飯問題發揮了關鍵作用,也為世界消除饑餓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還沒有改變。只有堅持發展現代農業,深入貫徹“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切實保護耕地、振興種業、調動種糧積極性、加大科技支撐力度,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有效抵禦風險挑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為此,結合“十四五”規劃實施提出如下建議:

  一、嚴守紅線,保住農業命根子。耕地的數量、質量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根基。建議進一步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加大對亂占耕地和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力度,堅決守住18億畝紅線。把黑土地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由試點變為全面覆蓋,切實保護耕地中的這個“大熊貓”。目前,全國黑土區年產糧食3300億斤,占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黑土地生態良好、土質肥沃,但也面臨著土層變薄和有機質含量下降等問題。其中還有3億畝屬於中低產田,如果把這部分耕地都建成高標準農田,預計可增產糧食300億斤。建議加強耕地質量科學創新,強化耕地保護利用科技平台建設,設立重大研發項目,為耕地合理利用和地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撐。降低黑土耕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地方配套比例,並將培肥地力作為獎補的重要指標,通過秸秆還田、輪作休耕等措施,保護黑土,永續利用。

  二、聚力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建議把解決好種子問題,作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從國家層面設立重大專項,集中資源、整合力量,強化育種基礎性研究,盡快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支持產糧大省建設國家級種子基地,培育高產、優質、適宜機械化、綠色節本的水稻、大豆、玉米等“當家品種”,早日實現種源自主可控,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三、強化支持,調動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要讓農民種糧有錢賺、糧食主產區不吃虧。建議進一步構築種糧補貼、信貸保障、保險支持“三位一體”政策體系,堅持並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穩定和強化種糧農民補貼。取消糧食主產區農業政策性保險地方配套,降低農民保費負擔,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覆蓋範圍,推動由保產量向保收入轉變。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對產糧大省、大市、大縣按糧食產量和調出量予以獎勵,鼓勵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發展食品精深加工業,讓他們財政有收入、經濟有發展,願意多種糧。

  四、科學管理,減少儲糧損耗。搞好倉儲、減少浪費,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建議進一步完善現代糧食儲備基礎設施體系,做好相關利用、維護和改造升級工作,持續推動倉儲智能化建設,減少溫度濕度、鼠害蟲害等原因造成的損失。在重點糧食調出省推廣低溫冷藏技術,堅持質量標準前提下,爭取使小麥和稻穀的儲存期限分別從5年和3年,延長到10年和5年。主銷區也可按照糧食調入量,對口幫助主產區建設先進倉儲設施,實現糧食產區銷區雙受益、儲糧數量質量雙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