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房地產發展,落腳點是民生
http://www.CRNTT.com   2021-01-13 11:22:19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明確了方向。

  住有所居,是最基本的民生之一,牽動人心。隨著房地產行業定位更加清晰,人們的住房消費心態也更加理性,對未來更有信心。

  租購並舉,倡導理性消費

  “房子是用來住的”“租購並舉”——近幾年,在政策的持續引導下,住房消費觀念悄然改變。

  山東濟南的王海波今年36歲,幾年前買了自己的婚房。在他看來,住房消費應主要取決於生活需要。“我覺得,一個家庭兩套房以內算是合理需求。超出這個範圍的需求如果不加以限制,就可能影響多數人正常需求的釋放。”王海波的話,代表了一大批普通購房者的想法。

  買房之外,租房也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獲取理想居住環境的重要途徑。

  “我剛參加工作,不急於買房,租房挺好的。我希望,大城市的租賃房供給能多一點,供給多了,租金自然就能降一些。特別是北上廣深這種外來人口比較多的地方,應該加大租賃住房的供給。”在北京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的張辰哲表示,房子還涉及教育、民生、就業等問題,提倡“租購並舉”,在這些方面對租賃房也應給予一定的保障。

  在杭州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姑娘林曉佩表示,自己會根據收入和家庭需要買房。目前她主要關注租房市場,最期待的是政府能進一步豐富公租房的類型。“公租房種類還是太少,位置普遍不太好,申請難度大。大部分租房者尤其是年輕人,收入的一大部分都交房租了。如果價格不太高的公租房能提高供給水平,就能減輕不少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