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翔:冀兩岸學者做民族復興的“燃燈者”
http://www.CRNTT.com   2020-12-14 00:20:23


論壇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高翔就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提出了四點意見:

  第一,引領兩岸同胞認清歷史大勢。 “理雖萬變,可以一觀;來事雖懸,易以往蔔”。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昭示我們:走向統一是中國歷史的主流,乃天時人事之自然,非一己之私所能阻擋。當前,中國綜合國力空前提升,國際影響力與塑造力與日俱增,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兩岸智庫專家學者了解歷史規律、兩岸實情、國際趨勢,希望兩岸專家學者積極發聲,講述祖國大陸發展的真實全面情況,傳播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好聲音,引領台灣社會認清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大勢。

  第二,堅決反對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當前階段,“台獨”分裂勢力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仍是祖國統一的主要阻礙。儘管“台獨”分裂勢力明知“‘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是他們並未善罷甘休,仍在島內竭力煽動兩岸敵意和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勾結外部勢力、挾洋自重。對此,祖國大陸決不會姑息容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宣告:“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人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今年,祖國大陸隆重舉行《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在台海附近組織大規模實戰化軍事演練,披露制定“台獨”頑固分子清單,向全世界宣示了對“台獨”的零容忍態度,展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強大實力。“五指之更彈,不若卷手之一挃;萬人之更近,不若百人之俱至”。希望兩岸專家學者團結一切反“獨”的力量,敲響“台獨”的喪鐘,捶滅“台獨”的幻想,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

  第三,持續深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不厚其棟,不能任重”。持續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強兩岸利益連結,增進兩岸同胞情誼,強化“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鄭重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重大主張。前不久十九屆五中全會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做出安排,提出“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等具體舉措。希望兩岸專家學者秉持“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精神,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兩岸應通盡通”“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等展開探索,為趟出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造福兩岸同胞建言獻策。

  第四,共同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推進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復興的路上,需要凝聚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力量。中國發展的歷史一再表明,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兩岸中國人才能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希望兩岸專家學者做民族復興的“燃燈者”“提燈人”,帶領兩岸民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舟共濟,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高翔表示,孫中山先生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